北宋宣和二年 宋宣和二年是哪一年

凉风习习

宣和二年的春天,皇帝忙着画画

北宋宣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20年,这一年对宋徽宗来说可是个“艺术年”。这位皇帝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超级文艺青年,尤其擅长画画。你可能会问:“皇帝不应该是忙于国家大事的吗?”嘿,这位徽宗可不一样,他觉得画画比批奏折有意思多了。于是乎,宣和二年的春天,徽宗整天泡在画室里,画花鸟、画山水,甚至还画了不少美女图。大臣们急得团团转:“陛下啊,您倒是看看这些奏折啊!”徽宗头也不抬:“等我画完这幅《瑞鹤图》再说!”

北宋宣和二年 宋宣和二年是哪一年

不过话说回来,徽宗的画技还真不是盖的。他的《瑞鹤图》后来成了国宝级文物,现在还挂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但问题是,当时的大宋可不是只有艺术问题要解决。北方的金国虎视眈眈,南方的农民起义也闹得沸沸扬扬。徽宗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哎呀,别打扰我画画!”大臣们只能默默叹气:“这皇帝啊,真是艺术家的灵魂附体了!”

农民起义闹得欢,朝廷忙着打太极

宣和二年的夏天,南方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这些农民兄弟们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税收重、官府腐败、地主剥削……总之就是活不下去了。于是他们揭竿而起,声势浩大。消息传到京城时,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大臣们赶紧去找徽宗汇报:“陛下啊!方腊起义了!咱们得赶紧派兵镇压啊!”

徽宗正在画一幅《牡丹图》呢,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哦?方腊是谁?他画的牡丹好看吗?”大臣们差点晕倒:“陛下!他是造反的农民领袖啊!不是画家!”徽宗这才放下画笔:“哦……那你们去处理吧。对了,记得别把我的牡丹花弄坏了。”

朝廷派了大将童贯去镇压起义军。童贯是个能打仗的将军,但他也有点小聪明——他知道皇帝喜欢艺术嘛!于是他在出征前特意带了几幅名家的书画献给徽宗:“陛下放心吧!我一定把方腊打得落花流水!不过您要是无聊了就看看这些书画解闷儿吧!”果然,徽宗看到书画心情大好:“童爱卿真是贴心啊!快去快回吧!”

金国虎视眈眈,大宋还在玩泥巴

宣和二年的秋天到了,北方的金国可没闲着。他们早就盯上了富庶的大宋王朝——尤其是那些精美的瓷器、丝绸和书画艺术品。金国的使者频繁南下访问大宋朝廷:“咱们两国交好呗?互市贸易啥的都好商量嘛!”表面上说是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实际上金国是想摸清大宋的底细——看看这大宋到底有多虚实难测呢?

当然啦;这一切都被大宋朝廷里的某些聪明人看在眼里;比如那位著名的奸臣蔡京就提醒过徽宗说: “陛下啊;这金国可不是善茬儿;咱们得防着点儿呀! ” 可是呢;咱们的艺术家皇帝根本没当回事儿;还觉得蔡京是在杞人忧天呢! 他说: "哎呀老蔡;你别整天神经兮兮的好不好? 人家金国不就是想买点咱们的瓷器嘛! 再说了;人家送来的那些马匹多漂亮啊! 正好可以用来拉我的御驾呢! " 说完还哈哈大笑起来;仿佛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似的! 可怜蔡京也只能摇头叹息: "唉...这皇帝啊...真是被艺术冲昏了头脑喽! "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也不能全怪徽宗一个人啦;毕竟整个北宋末期的朝政都已经被那些奸臣把持住了;像蔡京这样的"忠臣"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呢! 所以咯;当金国真正开始南侵的时候;大宋王朝就像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啦...总之呢;宣和二年对于北宋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转折点: 一方面是内忧外患不断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皇帝沉迷于艺术无法自拔...真可谓是"内外交困"啊!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一年倒也算得上是北宋文化艺术的巅峰时期之一了呢——毕竟有那么多优秀的画家、书法家活跃在当时的文坛上嘛! 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文化氛围竟然没能持续太久就被战火给摧毁掉了...唉...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