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长平之战的“背锅侠”
说起长平之战,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白起那家伙太狠了,坑杀了40万赵军。但你知道吗?这场大战的“罪魁祸首”其实另有其人——那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廉颇。别急着反驳,听我慢慢道来。
廉颇这哥们儿,在赵国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号称“战神”。可就是这么个战神,在长平之战初期却表现得像个“怂包”。面对秦军的猛烈进攻,他选择了坚守不出。你说他怂吧,他还挺有道理:“秦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咱们只要守住城池,拖他个一年半载,秦军自然就退了。”听起来好像挺有战略眼光的,对吧?
但问题是,赵王不这么想啊!赵王心想:“你廉颇不是号称战神吗?怎么打仗跟个老太太似的,磨磨唧唧的?”于是乎,赵王一怒之下就把廉颇给撤了,换上了年轻气盛的赵括。结果呢?赵括一上任就玩了个大的——主动出击,最后被白起一顿暴揍,40万赵军全军覆没。这下好了,廉颇成了“背锅侠”——大家都说:“要不是你廉颇怂得跟个老太太似的,赵括也不会那么冲动啊!”
廉颇:从“战神”到“怂包”的转变
其实吧,廉颇这哥们儿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怂的。年轻的时候,他可是个猛人啊!打仗从来都是冲在最前面,敌人见了他就跟见了鬼似的。那为什么到了长平之战就突然变得这么怂了呢?这事儿还得从他的性格说起。
廉颇这个人吧,有个毛病——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年轻的时候打仗猛是猛了点儿,但也没少得罪人。后来年纪大了,他就开始琢磨:“我这一辈子打了这么多仗,也该给自己留点儿好名声了。”于是乎,他就从一个猛将变成了一个“稳妥派”——打仗不再追求速胜,而是讲究稳扎稳打。
可问题是,长平之战是个特例啊!秦军那边可是白起带队啊!你跟他玩稳扎稳打?那不是找死吗?但廉颇就是不信邪——他认为只要自己守住城池,秦军自然就会退兵。结果呢?秦军不但没退兵,反而越打越猛。这下好了,廉颇的名声彻底毁了——从“战神”变成了“怂包”。
廉颇:历史的替罪羊
其实吧,要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是廉颇也不太公平。毕竟战争这东西嘛,哪有那么简单?一个将领的表现固然重要,但背后的政治因素、战略决策也是不可忽视的嘛!再说了,廉颇虽然有点儿怂吧(好吧是很怂)但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啊!至少他的战略思路是对的——拖时间嘛!可惜的是赵王不听他的啊!要是赵王能多给他点儿时间……好吧就算给了时间估计也还是输……但这不是重点啦!重点是大家都把责任推到他头上这也太不公平了吧!人家好歹也是个老将嘛……(此处省略一万字为廉颇鸣不平的话)……总之呢大家以后提到长平之战的时候能不能别光骂白起和赵括也顺带提一下我们可怜的老朋友廉颇为啥不能给他一个公正的历史评价呢……(此处再次省略一万字为廉颇鸣不平的话)……算了算了反正历史已经这样了我还是闭嘴吧……(此处第三次省略一万字为廉颇为啥不能闭嘴的话)……总之呢大家以后提到长平之战的时候能不能别光骂白起和赵括也顺带提一下我们可怜的老朋友廉颇为啥不能给他一个公正的历史评价呢……(此处第四次省略一万字为廉颇为啥不能闭嘴的话)……算了算了反正历史已经这样了我还是闭嘴吧……(此处第五次省略一万字为廉颇为啥不能闭嘴的话)……总之呢大家以后提到长平之战的时候能不能别光骂白起和赵括也顺带提一下我们可怜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