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银子”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说到唐朝,大家脑海里可能浮现出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形象,或者是长安城里那繁华的街市。但你有没有想过,唐朝人买东西用什么付钱呢?是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随手掏出一块银子?嘿嘿,其实没那么简单!
唐朝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叫做“开元通宝”。这种铜钱在当时可是硬通货,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它来买菜、买米、买衣服。至于银子嘛,虽然也存在,但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随便就能拿出来用的。银子在当时可是“高端货”,一般老百姓根本用不起。你想想,要是你穿越回唐朝,想买个包子还得掏出一块银子,估计老板会直接把你轰出去——这哪找得开啊!
银子的“贵族身份”
在唐朝,银子的地位可不一般。它不像铜钱那样满大街都是,而是被视为一种“贵金属”。简单来说,银子是给那些有钱人、贵族老爷们用的。普通老百姓平时交易都用铜钱,只有在大宗交易或者特别重要的场合才会用到银子。
比如你要买一匹马、一栋房子,或者要给皇帝进贡点什么宝贝,这时候掏出几两银子才显得你有面子。再比如你去酒楼请客吃饭,要是能甩出几两银子结账,那绝对是全场焦点——不过前提是酒楼老板得有足够的铜钱找给你!毕竟在唐朝,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可不是那么固定的。
所以啊,别看电视剧里那些大侠随手掏出一块银子付账那么潇洒,其实在唐朝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你要是没点儿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还真不敢这么玩儿。
唐朝的“货币多样性”
说到唐朝的货币体系,其实还挺有意思的。除了铜钱和银子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奇葩”的货币形式。比如布帛、绢帛这些纺织品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当钱用。你可能会问:“这也能当钱?”没错!在唐朝的一些地区和时期里布帛就是可以当钱用的而且比铜钱还受欢迎呢!因为布帛不仅轻便易携带而且还可以用来做衣服一举两得!不过这种货币形式也有它的局限性——你要是想买个包子总不能撕一块布给老板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布帛还是用来做大宗交易的而日常小买卖还是得靠铜钱来解决。
再来说说黄金吧虽然黄金在唐朝也是贵金属之一但它和银子的命运差不多——都是给有钱人用的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它!而且黄金的使用范围比银子还要窄一些主要是在宫廷内部或者国际贸易中才会用到它作为支付手段之一来使用当然啦如果你是个土豪非要拿黄金去买菜也不是不行但估计菜市场的老板会直接懵掉:“这位客官您这是要干嘛呀?”总之在唐朝这个货币体系里各种形式的货币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地位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用我们的铜钱吧!毕竟这才是最实在的硬通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