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

风月有情

陶渊明:一个不想上班的诗人

陶渊明,这个名字在文学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但你知道吗?他其实是个“不想上班”的典型代表。别看他后来成了大诗人,写出了那么多优美的田园诗,但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经是个公务员。没错,就是那种每天要打卡、开会、写报告的公务员。但陶渊明可不是那种喜欢朝九晚五的人,他的内心深处住着一个自由的灵魂。

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公务员会突然辞职不干了呢?这得从他的性格说起。陶渊明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喜欢读书、写诗、喝酒,对官场的那一套规矩和虚伪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他觉得那些整天阿谀奉承、勾心斗角的日子太没意思了,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于是,他决定辞官归隐,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官场的“毒打”让他彻底死心

其实,陶渊明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要辞官的。他也曾经抱着一腔热血进入官场,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事情。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官场的“毒打”让他彻底死心了。有一次,他被派去当县令,结果发现这个职位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每天要应付各种繁琐的事务不说,还得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更让他受不了的是,官场上的那些潜规则和腐败现象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

有一次,上司派人来找他要钱贿赂上级官员,陶渊明当场就拒绝了。结果可想而知,他在官场上处处受排挤和打压。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个环境。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还不如早点辞职回家种田呢!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递交了辞呈,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让他窒息的地方。

回归田园:寻找内心的平静

辞官后的陶渊明回到了家乡的田园生活。这里没有繁琐的公务、没有虚伪的人际关系、没有让人窒息的压力——只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节奏。他开始种田、读书、写诗、喝酒,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一些,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他不再为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利所困扰了;相反地;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创作上;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真实的坚守;可以说;正是这次辞官归隐的经历成就了他后来的文学成就和人生价值;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有趣的陶渊明形象——一个不想上班却最终成为了大诗人的文艺青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