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

月落乌啼

齐景公的困惑

话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景公是个挺有意思的君主。他平时喜欢打猎、喝酒,日子过得挺滋润,但一提到治理国家,他就有点头疼。有一天,他听说孔子是个大智慧的人,就决定去找孔子请教一下怎么为政。齐景公心想:“这孔子不是个普通人,听说他连走路都讲究礼仪,我得好好请教请教。”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

于是,齐景公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孔子的住处。孔子一看齐景公来了,赶紧出门迎接。齐景公一见到孔子,就开门见山地问:“孔先生啊,我这国家治理得不太好,您能不能教教我怎么为政啊?”孔子一听,心里乐了:“这齐景公倒是挺直接的嘛!”

孔子的智慧

孔子笑了笑,说:“君主啊,为政其实没那么复杂。您只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行了。”齐景公一听,有点懵:“这是啥意思啊?听起来像绕口令似的。”孔子解释道:“就是说啊,您作为君主得像个君主的样子,大臣们得像个大臣的样子;父亲得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得像个儿子的样子。大家各司其职,国家自然就治理好了。”

齐景公听了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平时是不是太不像个君主了?”孔子点点头:“是有点儿不像。您得多关心国家大事,少打点猎、少喝点酒。”齐景公挠挠头:“哎呀,这可有点难办啊!不过为了国家好,我试试吧!”

实践中的挑战

过了几天,齐景公回到宫里,开始按照孔子的建议去做。他减少了打猎的时间,开始处理政务。可是没过几天,他就觉得无聊了:“哎呀!这政务怎么这么枯燥啊!还是打猎有意思!”于是他又偷偷跑去打猎了。大臣们一看君主又跑去打猎了,心里都犯嘀咕:“这君主怎么又变回去了?孔子的建议不管用吗?”

孔子听说后也不生气,只是笑着对弟子们说:“你看吧!改变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像齐景公这样的君主。不过没关系,慢慢来嘛!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果然没过多久,齐景公又来找孔子了:“孔先生啊!我按照您的建议做了几天政务,感觉还不错!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去打猎怎么办?”孔子笑了笑:“那就慢慢来吧!您可以先减少打猎的次数嘛!一点点来就好啦!”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有一天;一个名叫晏婴的大臣来找孔子聊天;晏婴说;"老师;我觉得咱们这个办法不错;但是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再加一点东西进去;比如说咱们可以让老百姓也参与进来;让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 晏婴的话让孔子眼前一亮;"对呀对呀!你说得太对了!这样吧;我们下次再去找一次那个老顽童;哦不对;是那个老朋友;再跟他聊聊这个事儿!" 就这样;他们又一次踏上了去往齐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