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故事

红豆

苏家三杰的“早教”大作战

说到苏家三兄弟,那可真是古代版的“学霸家族”。苏洵,也就是他们的老爸,年轻时可是个“叛逆少年”,整天游手好闲,直到二十七岁才突然醒悟,决定好好读书。你没听错,二十七岁!这在古代简直是“高龄学霸”了。不过苏洵可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他深知“早教”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对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故事

苏轼小时候可是个调皮鬼,整天爬树掏鸟窝,根本坐不住。苏洵一看这不行啊,得想个办法。于是他发明了一种“游戏式学习法”——把书本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苏轼听。比如《论语》里的“子曰”变成了“孔子爷爷讲故事”,《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变成了“小鸟谈恋爱”的故事。这么一搞,苏轼不仅爱上了读书,还成了班里的“故事大王”。

至于苏辙嘛,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地看书。苏洵也不强求他像哥哥那样活泼开朗,而是鼓励他多思考、多写作。结果苏辙成了家里的“小作家”,写的文章比哥哥还深刻呢!

考场上的“神操作”

说到考试,那可是古代读书人的命根子。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考场上可是出了名的“神操作选手”。有一次科举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题目听起来就让人头大吧?但苏轼可不慌不忙,直接引用了一个典故:尧帝在位时,有人犯了罪该杀头,但尧帝觉得这个人还有救,就让他去种地赎罪。这个典故一出来,考官们都惊呆了:这小子居然能想到这么古老的例子!结果苏轼轻松拿下高分。

而苏辙呢?他的答题风格跟哥哥完全不同。他写文章喜欢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简单来说就是特别“学术派”。有一次考试题目是《春秋》相关的论述题(对!就是那本让无数学子头疼的《春秋》)。别的考生都在拼命回忆书里的内容时,苏辙却从《春秋》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这种答题方式在当时可是相当新颖的!结果他也顺利通过了考试。

最搞笑的是有一次两兄弟一起参加殿试(皇帝亲自监考的最高级别考试)——这可是古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啊!结果两兄弟一个写了篇激情澎湃的文章(当然是苏轼啦);另一个写了篇冷静理性的分析(当然是苏辙啦);最后双双被皇帝点为进士——这简直是考场上的“双星闪耀”啊!

生活中的“逗比日常”

别看苏轼和苏辙在考场上那么严肃认真;生活中他们可是出了名的逗比兄弟!尤其是苏轼;那张嘴简直能把死人说活了——哦不对;是能把活人说笑了!有一次他和朋友喝酒聊天;聊到高兴处突然站起来说:“我给大家表演个绝活儿吧!”说完就开始模仿各种动物叫声——从鸡叫到狗吠再到老虎吼声……把在场的人都笑翻了!后来这件事传到皇帝耳朵里;连皇帝都忍不住说:“这个苏轼啊;真是个活宝!”

至于弟弟苏辙嘛;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也有自己的幽默方式——比如他会用诗词来调侃哥哥的糗事……有一次苏轼喝醉了酒回家摔了个大跟头;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膝盖上青了一大块……结果当天晚上吃饭时听到弟弟念了一首诗:

(此处省略具体诗句)

……听完这首诗后全家人都笑得前仰后合……连平时严肃的老爸都忍不住笑了……

总之这对兄弟在生活中就是一对活宝组合——一个负责搞笑卖萌;一个负责补刀吐槽……简直不要太欢乐!

哦对了差点忘了说他们老爸也挺有意思的……虽然平时看起来挺严肃的一个人但其实内心也挺逗比的……比如有一次看到两个儿子在院子里打闹玩得特别开心时突然感慨道: (此处省略具体感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