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最悲伤的一首词

画楼西畔

皇帝的艺术梦,破碎的江山

宋徽宗赵佶,这位皇帝的艺术天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仅擅长书法、绘画,还精通诗词,堪称“文艺皇帝”。可是,这位文艺青年却有个致命的短板——治国。他的艺术梦做得太美,以至于忘记了皇帝的本职工作是治理国家。结果呢?金兵一打过来,他就慌了手脚,最后连自己的江山都保不住,被金人掳走,成了“北狩”的皇帝。

宋徽宗最悲伤的一首词

在被俘的日子里,宋徽宗写下了不少悲愤交加的诗词。其中最悲伤的一首词,大概是《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了。这首词写得真是让人心疼,仿佛能看到一个曾经的文艺青年在北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荣华富贵和破碎的江山。

杏花落尽,梦也碎了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开篇就写“裁剪冰绡”,把杏花比作冰绡裁成的花朵。这比喻真是美极了!可是接下来呢?“轻叠数重”、“冷淡胭脂”、“新样靓妆”……这些词句都在描绘杏花的美丽与娇艳。可是,这么美的杏花却被风吹得纷纷扬扬地落下来!这不就是在说宋徽宗自己吗?曾经的他也是那么风光无限、才华横溢,可如今却像这落下的杏花一样凄凉无助。

最让人心酸的是那句“易得凋零”。杏花虽然美丽,但凋零得也快啊!这不就是在说宋徽宗的人生吗?他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像这杏花一样短暂易逝。再看看那句“更多少无情风雨”——这不就是在说金兵的入侵吗?无情的风雨打落了美丽的杏花,也摧毁了宋徽宗的江山和梦想。

北国的寒风中,文艺青年的悲歌

这首词的后半部分更是充满了悲伤和无奈。“愁苦”、“恨绵绵无绝期”、“更无人处帘垂地”……这些词句都在表达宋徽宗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他被金人掳到北方后,不仅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还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美好事物——包括他的艺术梦想和治国理想。

在北国的寒风中,宋徽宗只能通过写诗填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品之一。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宋徽宗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残酷生活的无奈接受;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对艺术梦想执着追求与现实生活残酷打击之间巨大反差所带来的深深痛苦与悲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