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的“劝谏”不是一般的劝
说到魏征,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那个经常跟唐太宗李世民对着干的家伙”。没错,魏征可是个劝谏高手,但他可不是那种只会板着脸说“皇上,您错了”的人。他的劝谏艺术,那可是相当有水平的。
首先,魏征的劝谏不是那种直来直去的“怼”,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比如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心情大好,决定去打猎玩玩。魏征一看,这可不行啊,皇上怎么能沉迷于玩乐呢?于是他灵机一动,跑去对李世民说:“皇上啊,您知道为什么老虎不会去追兔子吗?因为兔子跑得太快了!您要是去打猎,那些猎物肯定都跑得比兔子还快!”李世民一听,哈哈大笑,觉得魏征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放弃了打猎的念头。你看,魏征这劝谏的艺术,不仅让皇上听进去了,还让皇上开心地接受了。
魏征的“怼”是温柔的怼
其次,魏征的劝谏还有一个特点:温柔。是的,你没有听错,温柔!虽然他经常跟李世民对着干,但他的语气从来都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相反,他总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比如有一次,李世民因为一些小事生气了,决定要惩罚一个大臣。魏征一看情况不对劲儿,赶紧跑去劝谏:“皇上啊,您知道为什么大海能容纳那么多水吗?因为它低啊!您要是能像大海一样宽容大度,那天下人都会敬佩您的!”李世民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哦!原来我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啊!于是他立刻收回了惩罚的决定。你看魏征这劝谏的艺术多么高明——既没有直接批评皇上做得不对(那样可能会让皇上更生气);又巧妙地用了一个比喻让皇上了悟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让皇上觉得自己很有智慧);最后还顺带夸了皇上一把(让皇上心里美滋滋的)——这简直就是一箭三雕啊!
魏征的“怼”是有底线的怼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魏征经常跟李世民对着干(或者说“温柔地怼”);但他可不是那种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缓急就乱怼的人——他的每一次劝谏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理有据、恰到好处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那就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发声;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或者哗众取宠而胡乱指责他人(包括皇帝在内)。
比如有一次(没错又是“有一次”哈哈哈);当时唐朝刚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库空虚;可是有些大臣却开始贪污腐败、中饱私囊了——这还得了?!于是乎我们的老朋友魏征同志又站出来了——不过这次他没有直接去找李世民告状(那样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而是先暗中调查取证、掌握确凿证据之后才去找李世民汇报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且他还特别强调了一点:打击贪污腐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治标更要治本”的思想吗?!难怪后来唐太宗会如此信任和重用他呢!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言进谏、又懂得把握分寸和技巧的大臣们存在;才使得唐朝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崛起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呢!所以说啊朋友们:做人做事都要像我们老朋友魏叔叔学习哦~~~当然了如果你实在学不会也没关系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像我们老朋友那样厉害的人物嘛~~~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一点:那就是在面对不公和不义时勇敢地站出来发声而不是选择沉默或者随波逐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啊!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咱们下次再见啦拜拜咯各位小伙伴们么么哒(づ ̄ 3 ̄)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