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阿斗的“躺平”人生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在历史上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不是因为他的英明神武,而是因为他那“扶不起的阿斗”的称号。刘禅的人生可以说是“躺平”的典范,他从小到大就没怎么努力过,反正有诸葛亮这样的大能人在前面顶着,他只需要安心做个“甩手掌柜”就行了。
刘禅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懒。据说他小时候不爱读书,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连他老爸刘备都看不下去了,多次劝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刘禅就是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后来刘备去世了,诸葛亮接手了蜀汉的大权,刘禅更是乐得清闲,直接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诸葛亮处理。他自己则躲在后宫里享受生活,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诸葛亮的“保姆式”辅佐
说到刘禅的“躺平”人生,就不得不提他的“保姆”——诸葛亮。诸葛亮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丞相之一,他不仅才华横溢、智谋过人,还对刘禅照顾得无微不至。从刘备去世后开始,诸葛亮就承担起了蜀汉的所有重担,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军事还是经济,他都一手包办了。刘禅只需要坐在皇位上发号施令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
诸葛亮的这种“保姆式”辅佐让刘禅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他不需要担心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疾苦、敌人的威胁,因为这些都有诸葛亮在前面挡着。刘禅只需要安心享受生活就行了。甚至有一次诸葛亮北伐失败后回来请罪时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刘禅居然回答:“丞相辛苦了!”这回答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你作为皇帝居然一点责任都不担?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刘禅的性格——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
投降魏国的“轻松一刻”
要说刘禅人生中最“躺平”的时刻,那非投降魏国莫属了。公元263年魏国大举进攻蜀汉时诸葛亮已经去世多年了姜维等人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魏军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刘禅居然选择了投降!这一决定震惊了整个蜀汉上下也让他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投降皇帝”之一不过对于刘禅来说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最轻松的一刻因为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用操心国家大事了只需要安心做个安乐公就行了。
投降后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在洛阳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虽然失去了皇帝的身份但他似乎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失落反而觉得这样更轻松自在有一次司马昭问他:“你思念蜀地吗?”结果刘禅居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千古笑谈但也真实反映了刘禅的性格——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毫无野心和责任感难怪后人会说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