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战国时期的“拆迁大队长”
说到白起,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战神”、“杀神”之类的称号。不过,今天咱们不聊他怎么打仗,而是聊聊他埋了多少人。白起这哥们儿,在战国时期可是个狠角色,打仗从来不留活口。据说他一生打了70多场仗,几乎没输过,但每次打完仗,战场上的尸体都能堆成山。所以,有人开玩笑说,白起可能是战国时期的“拆迁大队长”,专门负责“拆迁”敌军。
不过,白起的“拆迁”可不是简单的推倒房子那么简单,他是直接把人给埋了。据《史记》记载,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40万赵军俘虏。40万啊!这数字听起来都吓人。要知道,那时候的40万可不是现在的40万,那时候人口少,40万几乎是一个国家的主力军队了。所以,白起这一战直接把赵国给打残了。
长平之战:一场“大型土木工程”
长平之战是白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埋人最多的战役。这场战役打了三年多,最后以秦军大胜告终。不过,胜利的背后是惨烈的代价——40万赵军被坑杀。有人可能会问:“坑杀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挖个大坑,把俘虏推进去活埋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大型土木工程”?只不过这个工程的“材料”是人罢了。
据说当时白起为了处理这些俘虏,专门派人在战场上挖了好几个大坑。每个坑都能装下几万人。想想看,几万人挤在一个坑里是什么感觉?估计比现在的地铁高峰期还挤吧!而且这些俘虏还是被活埋的,那种绝望感可想而知。所以有人说,长平之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土木工程上的奇迹——毕竟能一次性处理这么多“材料”的工程可不多见。
白起的“埋人艺术”:不只是数量多
当然,白起的“埋人艺术”可不只是数量多那么简单。他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比如在长平之战中,他先是假装撤退引诱赵军追击,等赵军追得筋疲力尽时再突然反击;然后又假装要谈判拖延时间;最后等赵军完全放松警惕时才下令坑杀俘虏。这一套操作下来简直比现在的营销套路还溜!难怪有人说白起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心理学家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呢!
而且白起的“埋人艺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效率高——他从来不会拖泥带水地处理俘虏问题;要么直接杀掉要么干脆利落地埋掉;绝不给敌人任何翻身的机会;这也让他在秦国军队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和地位;甚至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专门给他立庙纪念呢!可见这位“拆迁大队长”的影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