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一个“嘴炮”高手的诞生
哎呀,说到《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那可真是古代版的“嘴炮”高手对决啊!触龙这个人,简直就是战国时期的“辩论大师”,他的嘴巴比他的脑子还快。赵太后呢,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可是赵国的掌权者,脾气火爆得像炸药包一样。这俩人碰在一起,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火花四溅!
故事一开始,赵太后因为儿子长安君的封地问题大发雷霆。长安君是她最疼爱的小儿子,她舍不得让他去齐国当人质。大臣们一个个都劝她,结果都被她怼得灰头土脸。这时候,触龙出场了!他可不是那种直来直去的莽夫,他知道硬碰硬肯定没戏,于是决定用“软刀子”慢慢磨。
触龙的“温水煮青蛙”战术
触龙一上来就玩了个“温水煮青蛙”的把戏。他先是装作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慢悠悠地走到赵太后面前,说自己腿脚不好,走不动路了。赵太后一看这老头子这么可怜,火气立马就消了一半。接着,触龙又说自己最近胃口不好,吃不下饭。赵太后一听,心里顿时觉得这老头子跟自己有共同语言——她最近也因为儿子的事吃不下饭呢!
就这样,触龙用这种“拉家常”的方式成功地拉近了和赵太后的距离。等到火候差不多了,他才开始慢慢切入正题。他说:“您看啊,咱们都是当妈的,都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呢,孩子长大了总得出去闯荡一下吧?您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其实是在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啊!再说了,您这么疼他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啊!”
赵太后的心防被攻破
听到这里,赵太后的心防已经开始松动了。触龙继续加码:“您想想啊,如果长安君一直待在您的羽翼下不出去历练的话以后怎么继承大统呢?再说了齐国那边也不是什么虎狼之地啊他们还指望着咱们赵国帮忙呢所以长安君在那边绝对安全!”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有情有义直接把赵太后的心防给彻底攻破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赵太后被触龙的“嘴炮”给说服了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并且还对触龙感激涕零觉得他是真心为长安君好为赵国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那就是——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啊!有时候硬碰硬不如软磨硬泡有时候直接说不如拐弯抹角有时候讲道理不如讲感情总之就是要找到对方的心理弱点然后一击即中!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触龙和赵太后之间的精彩对决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