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所军士的几种来源

一笑千秋

从军?先看看你有没有“背景”

明代卫所军士的来源,首先得说说那些有“背景”的人。这里的“背景”可不是现代社会的那种关系网,而是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明朝的军户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老子当兵,儿子也得当兵”。如果你爷爷是军人,那你爸爸也得是军人,轮到你,不好意思,你也得继续扛枪。这种世袭制度让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和军队打交道。

明代卫所军士的几种来源

不过,这种制度也有点“坑爹”。比如,你爷爷当年可能是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去当兵的,结果到了你这一代,家里条件稍微好点了,你还得继续当兵。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家“世代贫穷”吗?所以,很多军户家庭为了摆脱这种命运,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考科举,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脱离军籍。但总的来说,这种世袭制度还是让很多家庭世代为兵。

招兵买马?不,是“抓壮丁”

除了那些有“背景”的军户子弟外,明朝政府还会通过各种方式招募新兵。不过这里的“招募”可不是像现代社会那样发广告、搞招聘会那么文明。明朝的招兵方式更像是“抓壮丁”——政府会派人到各地去强行征召青壮年男子入伍。这种征召方式有点像现在的“强制拆迁”,只不过拆的是你的自由和安逸生活。

被征召的人往往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你可能正在田里干活、在家里带孩子、或者在街上闲逛,突然就被一群官兵围住,然后被强行带走去当兵了。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和家人告别了。所以,明朝的军队里经常能看到一些一脸懵逼的新兵蛋子——他们可能连自己为什么会被抓来都不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种方式有点粗暴和不人道(当然在那个时代也没人在意人道不人道)但至少保证了军队的人数和战斗力——毕竟青壮年男子是军队的主要战斗力来源嘛!而且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好处:省钱!政府不用花钱去搞什么宣传、培训、福利待遇之类的——直接把人抓来就行了!简单粗暴又高效!

自愿报名?别逗了!

最后一种来源就是那些自愿报名参军的勇士们了——当然这种情况在明朝并不多见(至少在官方记录里是这样)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主动去当兵——毕竟谁不想过安稳日子呢?但总有一些特殊情况会让人们选择参军:比如家里实在太穷了吃不上饭了;或者犯了什么事被官府通缉不得不躲进军队避难;再或者就是那种天生喜欢冒险、追求刺激的热血青年……总之这些人虽然不多但也是明朝军队的重要补充力量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自愿参军的人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要么在战场上被打死;要么因为受不了军队的艰苦生活而逃跑(然后被抓回来砍头);要么就是混个几年后退役回家继续过苦日子……总之这条路并不好走啊!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没人愿意主动选择这条路!当然了如果你真的特别热爱军事事业或者对打仗特别感兴趣那另当别论……但这样的人恐怕比大熊猫还稀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