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长:从“熊孩子”到“熊王爷”
说到淮南王刘长,这位仁兄可是汉朝初期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故事,简直可以拍成一部古装版的“熊孩子成长记”。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个儿子,按理说,作为皇帝的儿子,他应该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这位刘长同学,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熊孩子”特质。
据说刘长小时候就特别调皮捣蛋,经常在宫里搞些恶作剧,弄得宫女太监们哭笑不得。刘邦对这个小儿子也是又爱又恨,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嘛,打不得骂不得。于是,刘长就这么在皇宫里“横行霸道”了好几年。等到刘邦去世后,刘长的哥哥汉文帝继位,这位新皇帝对弟弟也是宠爱有加,直接封他为淮南王。这下好了,刘长从“熊孩子”摇身一变成了“熊王爷”,在淮南地区更是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
淮南王刘安:从“文化人”到“野心家”
再说说刘长的儿子刘安。这位仁兄可不像他老爸那样只会捣蛋闹事,他可是个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刘安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尤其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据说他还编写了一本《淮南子》,这本书可是集道家、儒家、法家等各家思想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可以说,刘安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型王爷”。
不过呢,这位学霸型王爷也有点小心思。虽然他表面上整天埋头读书写字、研究道家思想,但实际上心里却打着小算盘——他想当皇帝!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野心。于是乎,刘安开始暗地里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有朝一日推翻汉朝自己当皇帝。可惜啊可惜,他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人告发了。汉武帝可不是吃素的,直接派兵把淮南王府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最后的结果嘛……自然是刘安的皇帝梦碎了一地咯!
父子俩的相似与不同:一个爱闹一个爱想
别看这对父子俩性格迥异、人生轨迹也大不相同;但他们之间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比如他们都有点儿不安分!只不过老爸刘长是那种明目张胆地闹腾;而儿子刘安则是暗戳戳地搞小动作罢了!再比如他们都有点儿自信心爆棚——老爸觉得自己是皇子就应该横着走;儿子则觉得自己是文化人就应该当皇帝!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对父子俩的不同之处也挺有意思的——老爸是那种典型的行动派;想到啥就干啥、从不考虑后果;而儿子则是典型的思考派;整天琢磨这琢磨那、就是不敢付诸行动!所以啊;有时候想想还挺搞笑的——要是这父子俩能中和一下该多好啊!一个既有行动力又有脑子的王爷;那可真是无敌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对父子最终都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而走向了悲剧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