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张仁政 孔子主张仁政还是德政

天涯海角

仁政是个啥?

说到“仁政”,你可能会想到古代那些穿着长袍、摇着扇子的老夫子,嘴里念叨着“仁者爱人”。其实,仁政就是一种让老百姓过得舒坦、政府不折腾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当官的要像对待自家亲戚一样对待老百姓,别整天想着怎么捞钱、怎么整人。

谁主张仁政 孔子主张仁政还是德政

不过,仁政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来了。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当官的要是有德行,就像北极星一样稳稳当当的,老百姓自然会围着你转。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吧?但孔子也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说,当官的别整天想着自己爽,也得想想老百姓愿不愿意。

谁主张仁政?

那么问题来了,谁主张仁政呢?首先得提一下孔子他老人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可是仁政的铁杆粉丝。他认为,当官的要是有德行、有爱心,国家自然就会好起来。所以他在《论语》里没少唠叨这个事儿。比如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就是当官的要带头做好事、走正道,别人自然也会跟着学好。

除了孔子之外,孟子也是仁政的忠实拥护者。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舒坦吧?意思是说老百姓最重要、国家其次、皇帝最不重要。孟子还说了:“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天下就得得到老百姓的心;要想得到老百姓的心就得知道他们想要啥、不想要啥;他们想要的你就给他们、他们不想要的你就别强加给他们——这听着是不是挺像现在的民主选举啊?

当然啦,除了孔孟之外,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也主张过仁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就是说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让你坐船过河,也能把你掀翻到水里去.所以当官的一定要善待百姓,不能太任性.还有宋朝的范仲淹也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说当官的要先考虑百姓的疾苦,然后再考虑自己的享乐——这听着是不是挺像现在的公务员啊?

为啥要搞仁政?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啥要搞仁政呢?难道光靠暴力和压榨不行吗?其实吧,暴力和压榨虽然能暂时解决问题,但长远来看肯定是行不通的.你想啊,老百姓要是天天被欺负、被剥削,那他们肯定会有怨气.怨气积多了就会爆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见:比如秦朝就是因为太残暴了才二世而亡;隋炀帝就是因为太折腾了才被推翻;元朝就是因为太霸道了才被赶回草原...所以说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再说了,搞仁政不仅能稳定社会秩序,还能提高生产力呢!你想啊,如果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话,那他们肯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这不就是所谓的"安居乐业"嘛!而且如果政府能够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的话,那它肯定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拥护——这不就是所谓的"民心所向"嘛!所以说啊,"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最后再来说说现代社会吧.其实现代社会也需要搞仁政啊!虽然我们现在有了民主选举和法治保障等制度安排来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利益;但如果政府官员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话;那这些制度安排也只能是摆设而已.所以说啊,"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真不是白说的;它需要每个官员都时刻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才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