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的“鳌”字,可不是用来炖汤的
说到鳌拜,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这名字怎么听起来像某种海鲜?”别急,鳌拜可不是什么海鲜大餐,他可是清朝初期的一位重量级人物。鳌拜,满洲镶黄旗人,姓瓜尔佳氏,名字里的“鳌”字可不是随便取的,据说是因为他小时候长得特别壮实,像只小海龟(鳌)一样结实。不过,长大后的鳌拜可不只是结实那么简单,他可是清朝初期的军事天才和政治高手。
鳌拜年轻时跟着皇太极打天下,立下了不少战功。你可能会问:“打仗厉害的人多了去了,凭啥他这么出名?”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鳌拜不仅打仗厉害,还特别会拍马屁——哦不,是特别会讨好领导。皇太极死后,顺治皇帝继位,鳌拜就成了顺治的心腹大臣。顺治临终前还特意嘱咐年幼的康熙:“这人靠谱,你得重用他!”于是乎,鳌拜就这么成了康熙初年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从“忠臣”到“权臣”,鳌拜的职场进阶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鳌拜的确是个忠心耿耿的好臣子。他不仅帮康熙处理朝政,还时不时给小皇帝讲讲历史故事、传授点人生经验。康熙小时候对这位“鳌叔叔”也是相当敬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这东西就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越长越大,渐渐地让鳌拜迷失了自我。
你可能会问:“权力怎么就让一个人变坏了呢?”其实啊,权力本身并不会让人变坏,但权力带来的那种“我说了算”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慢慢地,鳌拜开始觉得自己比皇帝还牛逼。他在朝堂上独断专行、打压异己、任人唯亲……总之就是各种耍大牌。康熙虽然年纪小,但也不是傻子啊!看着自己的权力被一点点蚕食掉,小皇帝心里那个气啊!不过呢,康熙当时还没成年(清朝规定16岁才能亲政),只能暂时忍着。
从“权臣”到“囚徒”:一场宫廷大戏的落幕
终于等到康熙16岁那年(1669年)可以亲政了!小皇帝心想:“这下该轮到我大展拳脚了吧?”可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时候的鳌拜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朝廷的主宰者——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康熙心里那个恨啊!但他知道直接硬刚肯定不行(毕竟人家手里有兵权嘛)……于是乎……咱们的康熙皇帝就开始了一场精彩的宫廷大戏——智擒鳌拜!
这场戏是怎么演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康熙找了一群身强力壮的小太监天天陪自己练摔跤(其实就是武术啦)……然后某天突然宣布要和鳌拜来一场友谊赛……结果可想而知啦——毫无防备的鳌大爷被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按在地上摩擦……最后直接被五花大绑送进了监狱……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作妖了……据说后来他还试图自杀未遂呢……啧啧啧……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