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黄袍加身”
宋代的故事,得从赵匡胤说起。这位老兄原本是个武将,打仗有一套,但没想到他最大的本事不是打仗,而是“黄袍加身”。这个“黄袍加身”可不是什么高雅的艺术表演,而是赵匡胤在陈桥驿被一群兄弟们硬生生地披上了皇帝的黄袍,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现代的“被逼上梁山”,只不过人家是“被逼上皇位”。赵匡胤倒也聪明,知道自己这皇位来得有点不正经,于是搞了个“杯酒释兵权”,把那些手握重兵的兄弟们请来喝酒,酒过三巡,大家就心照不宣地把兵权交了出去。这一招既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又避免了内乱,真是高明!
王安石变法
宋朝中期,国家财政有点吃紧,于是王安石这位大才子站了出来,搞了个“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不少,什么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等,听起来就像是一堆复杂的数学公式。这些变法的初衷是好的,想让国家富强起来,但执行起来却有点走样。比如青苗法本意是让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借到低息贷款,结果到了地方官员手里就成了高利贷;募役法本意是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结果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王安石这位大才子可能是个好学者,但未必是个好官员。他的变法虽然初衷不错,但因为执行不力和社会阻力太大,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话说回来,王安石的勇气还是值得佩服的!
岳飞的“精忠报国”
说到宋代的大事件,怎么能少得了岳飞呢?这位老兄可是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飞从小就立志要“精忠报国”,长大后果然不负众望,带领岳家军打得金兵抱头鼠窜。岳飞的军事才能没得说,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耿直了。他一心想着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徽宗和钦宗),却忘了考虑当时的皇帝赵构的心情。赵构可不想让自己的老爸和哥哥回来抢自己的皇位啊!于是乎,岳飞就被秦桧这个奸臣给害死了。岳飞的死让后人唏嘘不已: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竟然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不过话说回来,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倒是流传了下来:现在的家长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像岳飞一样爱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