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变法”大冒险
王安石,这位北宋的大改革家,他的名字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不过,他的“变法”可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游戏,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冒险。你想啊,一个文人突然要搞经济改革,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书呆子突然要去当厨子,难度可想而知。
王安石的变法包括什么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等,听起来就像是他在玩一场复杂的经济策略游戏。青苗法就是让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借到钱,避免饿肚子;募役法则是让有钱人出钱代替服役,听起来挺公平的吧?但问题是,这些政策一出台,立刻引发了朝野上下的激烈争论。有人支持他,说他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有人反对他,说他是在瞎折腾,搞得民不聊生。
最搞笑的是,王安石自己还写了不少诗文来宣传他的政策。比如他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表面上是在写过年放鞭炮的喜庆场面,实际上是在暗示他的变法政策就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不过,老百姓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这春风吹得有点冷飕飕的。
王安石的“吃货”本色
别看王安石是个严肃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实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有一次,皇帝宋神宗请他吃饭,特意让人准备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结果呢?王安石对那些美味佳肴视而不见,只顾着埋头吃桌上的几盘青菜豆腐。宋神宗一看这情况,心想:“这家伙是不是不喜欢吃肉啊?”于是下令以后只给王安石准备素菜。
谁知道呢?后来有人偷偷观察王安石吃饭的习惯才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是不喜欢吃肉!而是因为他太专注于思考问题了——当时他正在琢磨怎么推行他的变法政策——所以根本没注意到桌上有什么好吃的!这个发现让宋神宗哭笑不得:原来自己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好食材!
还有一次更搞笑的事儿:有人送了王安石一盒点心作为礼物。结果几天后那人再去拜访时发现:盒子里的点心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问起原因时才知道:原来王安石根本没注意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看来这位大改革家除了对国家大事上心之外对其他事情都有些“迟钝”啊!
王安石与苏轼的“相爱相杀”
说到北宋文坛上的两位大佬——王安石和苏轼(也就是苏东坡)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既复杂又微妙啊!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但在政见上却针锋相对:一个主张改革一个坚持保守;一个推崇新学一个崇尚古文;一个锐意进取一个稳重务实……总之就是怎么看对方都不顺眼!
但有趣的是尽管两人在政治立场上水火不容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常常互相欣赏甚至暗中较劲儿!比如有一次苏轼写了一首诗批评新法的弊端结果被贬官到了黄州;而王安石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也不痛快——毕竟谁愿意被人指着鼻子骂呢?不过等到后来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时已经退休在家的王安石却忍不住感叹道:“轼也难逃此厄乎?”可见他对这位老对手还是有些惺惺相惜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