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进士科和明经科分别考什么

轻舟

进士科:唐朝的“高考”

唐朝的进士科,可以说是古代版的“高考”,只不过那时候没有数学和英语,取而代之的是诗赋和策论。想象一下,一群书生在考场上挥毫泼墨,写诗作赋,场面堪比现代的作文大赛。不过,别以为写诗是件轻松的事儿,唐朝的诗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能过关的。进士科要求考生不仅要会写诗,还得写得好、写得妙,最好是能让阅卷官眼前一亮的那种。

唐朝进士科和明经科分别考什么

策论则是另一大挑战。策论有点像现在的议论文,考生需要针对某个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可不是随便糊弄几句就能过关的,阅卷官们可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不是在瞎扯淡。所以,进士科的考生们不仅要文采飞扬,还得有真才实学,不然分分钟就被淘汰出局了。

明经科:背书达人的天堂

相比于进士科的“文艺范儿”,明经科就显得“朴实无华”多了。明经科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说白了就是背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必考内容。想象一下,一群考生坐在考场里,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古文经典,场面还真是有点搞笑。

不过,别以为背书就简单了。明经科的考试内容可不是随便背背就能过关的。考生不仅要会背诵原文,还得理解其中的含义,甚至还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有超强的记忆力,还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能通过明经科考试的人绝对是“背书达人”中的佼佼者。

两者的区别:文艺青年VS学霸

进士科和明经科虽然都是唐朝的重要考试科目,但它们的侧重点却大不相同。进士科更注重考生的文学才华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为那些文艺青年量身定制的考试;而明经科则更注重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是为那些学霸们准备的考试。可以说一个是“文艺范儿”十足的艺术类考试,一个是“学术范儿”十足的理科类考试。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想要通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毕竟在唐朝那个年代,能通过这两种考试的人可都是真正的精英人才啊!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唐朝想要参加这两种考试的话可得好好准备一番才行哦!不然分分钟就会被淘汰出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