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秦王套餐”
项羽,这位西楚霸王,不仅力气大得能举鼎,脑子里的点子也不少。他打败了秦朝后,觉得光自己当老大不够意思,得给秦朝的旧贵族们也安排个位置。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封三个“秦王”。这可不是随便封的,项羽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让这些旧贵族继续管理秦地,另一方面也能分散他们的力量,免得他们联合起来搞事情。
第一个被封的是章邯。这位老兄原本是秦朝的大将,后来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最后投降了。项羽觉得他虽然打了败仗,但好歹是个有经验的将领,就封他为雍王,管理关中地区。章邯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刚从秦朝的牢笼里跳出来,又被项羽关进了另一个笼子。不过他也没啥选择,只能乖乖接受。
第二个是司马欣。这位仁兄在秦朝时是个小官,后来因为帮过项羽的叔父项梁,所以项羽对他印象不错。于是封他为塞王,管理咸阳以东的地区。司马欣估计也没想到自己能混到这个位置,心里肯定是乐开了花。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对项羽是言听计从。
第三个是董翳。这位老兄原本是秦朝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后来也投降了项羽。项羽觉得他有点军事才能,就封他为翟王,管理上郡地区(今天的陕西北部)。董翳估计也没想到自己能当上王爷,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位置来之不易,所以对项羽也是毕恭毕敬。
三个秦王的“幸福生活”
这三个秦王被封之后,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光无限:章邯、司马欣、董翳各自管理一片地盘,手下还有不少兵马和资源。但实际上呢?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首先是被项羽牢牢控制着:虽然他们名义上是王爷,但实际上就是个傀儡——啥事都得听项羽的指挥;其次还得时刻提防其他诸侯的威胁:毕竟天下大乱嘛!谁都想多占点地盘、多捞点好处;最后还得面对老百姓的不满和反抗——毕竟他们曾经是秦朝的人啊!老百姓对他们可没啥好感!
章邯的日子尤其不好过:他虽然是雍王、手里也有兵马、地盘也不小……但问题是他的地盘正好在刘邦和项羽之间!这可真是“夹心饼干”啊!刘邦想往西打、扩大地盘;项羽想往东打、统一全国……而章邯呢?只能在他们中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更惨的是他还得时刻提防手下的将领们造反——毕竟谁不想当老大呢?所以章邯整天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最后果然被刘邦给灭了!真是可怜啊!
司马欣和董翳的日子稍微好一点:他们一个在东边(咸阳以东)、一个在西边(陕西北部)……离刘邦和项羽都比较远……所以暂时没啥危险;但他们也得时刻提防其他诸侯来抢地盘啊!而且他们手下的将领们也不是省油的灯——谁不想往上爬呢?所以他们也得整天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给灭了!最后果然也被刘邦给收拾了……真是悲催啊!
结局:三个秦王的“谢幕演出”
这三个秦王的结局都不太好:章邯最后被刘邦打败、自杀身亡;司马欣和董翳也被刘邦收拾掉了……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其实他们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他们是被迫投降的嘛!而且还是被自己曾经效力的敌人(刘邦)给打败的……所以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就不太好;再加上他们还得时刻提防其他诸侯来抢地盘、还得应付手下的将领们造反……真是内外交困啊!最后被刘邦收拾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啦!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投降的话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有更好的结局呢?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啦!只能说历史没有如果吧……总之这三个秦王的命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懂得审时度势啊!该投降时就投降吧——别硬撑着啦!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