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唐朝的“边塞诗人”
说到王昌龄,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他的边塞诗。没错,这位老兄可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里充满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景象,读起来让人感觉自己仿佛骑着马,手持长枪,站在边疆的黄沙中。不过呢,王昌龄可不是真的去打仗了,他只是个文官,写写诗、喝喝酒、看看风景,偶尔发发牢骚。他的边塞诗虽然写得气势磅礴,但骨子里还是个文艺青年,喜欢抒发一下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王昌龄的边塞诗里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出塞》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首诗一出来,立马就成了经典。你想想,秦朝的月亮照着汉朝的关隘,几百年过去了,士兵们还在万里长征的路上回不来。这画面感多强啊!不过呢,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也就是在长安城里喝着小酒、看着月亮,脑补了一下边疆的景象。毕竟他也没真的去过边疆打仗嘛!
王昌龄的爱情诗:文艺青年的浪漫
别看王昌龄整天写边塞诗,好像是个硬汉子似的,其实他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他的爱情诗写得也是相当不错,充满了文艺青年的浪漫情怀。比如那首《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少妇本来还挺开心的,打扮得漂漂亮亮上楼看风景。结果一看到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突然就后悔让老公去打仗了(觅封侯)。这心情转换得也太快了吧!不过这也说明王昌龄对女性心理把握得还是挺准的嘛!
还有那首《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宫女在宫里拿着团扇走来走去(无聊死了),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只乌鸦呢(乌鸦还能飞到皇帝身边去)。这比喻也太搞笑了吧!不过这也说明王昌龄还是挺会调侃自己的嘛!虽然他自己没当过宫女(估计也没机会)但他肯定见过不少宫女吧!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生动的场景呢?
王昌龄的朋友圈:和李白、孟浩然一起喝酒
说到王昌龄的朋友圈啊!那可真是星光熠熠啊!他和李白、孟浩然这些大诗人都是好朋友呢!李白大家都知道吧?那个“床前明月光”的大才子;孟浩然呢?那个“春眠不觉晓”的老兄;还有高适、岑参这些边塞诗人也都是他的好基友呢!他们经常一起喝酒、写诗、聊人生理想什么的……简直就是唐朝版的文艺沙龙啊!
有一次啊!李白还专门写了首诗送给王昌龄呢!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讲的是李白听说好朋友被贬到龙标去了(相当于现在的贵州)心里特别难过(愁心与明月)然后想把这份愁绪寄给月亮让它跟着风一直飘到贵州去陪着好朋友……这友情也太感人了吧!不过呢……也有可能是李白喝多了才写出这么肉麻的诗来哈哈哈……不管怎么说吧……反正他们俩关系是真的好就对了……要不然也不会写出这么感人的友情之作了……总之呢……和这些大诗人做朋友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啊……不仅可以一起喝酒聊天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真是太棒了……希望我们现代人也能像他们一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吧……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下次再和大家分享更多关于唐朝诗人有趣的故事哦拜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