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童年: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融,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尤其是他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名言,简直成了无数家长教育孩子的金句。不过,咱们今天不聊他的聪明才智,而是聊聊他那段不太光彩的历史——杀兄弑母的故事。
话说孔融小时候,那可是个机灵鬼,四岁就知道让梨,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聪明过头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孔融小时候就爱耍小聪明,经常在家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才智。有一次,他哥哥孔褒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孔融立马跳出来说:“哥哥,你这么不小心,以后怎么继承家业啊?”这话一出,孔褒的脸都绿了。孔融还觉得自己挺幽默的,结果没想到,这句话成了他日后悲剧的伏笔。
孔融的成年:权力斗争中的悲剧
长大后的孔融,果然如他自己所说,“大未必佳”。虽然他在文学上颇有建树,但在政治上却是个愣头青。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争权夺利。孔融作为名门之后,自然也被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中。
孔融有个哥哥叫孔褒,比他大几岁,性格沉稳得多。按理说,兄弟俩应该互相扶持才对。可孔融偏偏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比哥哥聪明多了,凭什么要让哥哥继承家业?于是,他开始在背后搞小动作,试图削弱哥哥的势力。有一次,孔融甚至偷偷向朝廷告发哥哥谋反!这事儿一出来,整个家族都炸锅了。孔褒虽然没被定罪,但从此对弟弟心存芥蒂。
孔融的结局:杀兄弑母的悲剧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兄弟俩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了。孔褒也不是吃素的,开始反击弟弟的各种阴谋诡计。最终在一次家族会议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争吵中双方情绪失控竟然动起手来!混乱中不知是谁先动了刀子反正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哥哥死了弟弟也受了重伤昏迷不醒!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母亲竟然在这场混战中不幸身亡!这简直就是一出家庭伦理惨剧啊!
事后虽然有人怀疑是有人故意为之但因为缺乏证据最终不了了之只留下这段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故事供后人评说……可怜的孔融原本可以成为一代名臣却因为自己的野心和嫉妒心最终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应了他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名言啊!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初他能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吧……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所以我们只能从这段故事中吸取教训——做人还是要懂得适可而止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