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听起来像是个健身教练的广告
说到乾隆皇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那长长的胡子、喜欢写诗的文艺范儿,还有他那“十全武功”的称号。这“十全武功”听起来像是某个健身房里推销的课程,但实际上,这是乾隆给自己封的一个超级霸气的称号。简单来说,就是他在位期间打了十场大仗,每一场都赢了,于是他就觉得自己无敌了,给自己起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你别以为这“十全武功”就是随便打打小怪兽那么简单。乾隆可是真刀真枪地干了不少大事。比如平定准噶尔、大小金川、台湾林爽文起义等等。这些战役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仗都打得惊天动地,死伤无数。但乾隆呢?他坐在紫禁城里,喝着茶、听着汇报,偶尔写写诗感慨一下战场的惨烈,然后就等着捷报传来。不得不说,这位皇帝还真是有点“躺赢”的天赋。
乾隆的“十全武功”:打仗也要讲究排场
虽然乾隆的“十全武功”听起来很厉害,但这位皇帝打仗的时候可一点都不马虎。他不仅要求军队必须打赢,还要求打得漂亮、打得有排场。比如说,每次打完仗回来,他都要搞个盛大的庆功宴,还要让将军们穿上华丽的战袍在宫里走一圈,展示一下战利品和俘虏。这感觉就像是在办一场军事时装秀,只不过模特们手里拿的不是包包而是刀剑。
更夸张的是,乾隆还特别喜欢给这些战役起名字。比如平定准噶尔叫“平定西域”、大小金川叫“平定金川”等等。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在玩RPG游戏里的任务名称一样。而且每次打赢了之后,他还要让大臣们写一堆歌功颂德的文章和诗歌来赞美自己。这感觉就像是打了胜仗之后还要发朋友圈炫耀一下一样——只不过乾隆的朋友圈是整个大清帝国的人民都在看。
乾隆的“十全武功”:历史评价有点尴尬
虽然乾隆自己觉得他的“十全武功”非常牛逼闪闪亮晶晶(当然他自己也确实这么说了)但实际上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对这些战役的评价却有点尴尬——因为有些战役其实并没有那么必要去打或者说打了之后也没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反而还浪费了不少钱和人命比如大小金川之战就打了好几次每次都死伤惨重最后还是靠谈判解决问题的这就有点像是你为了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跟邻居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发现其实根本没必要这样搞嘛!
而且更尴尬的是有些战役其实并不是真的靠清朝军队打赢的而是对手自己内部出了问题比如准噶尔部族内部闹分裂结果被清朝捡了个便宜这就有点像是你本来想跟别人打架结果对方自己先摔倒了然后你趁机上去踹了两脚虽然最后你也算是赢了吧但这赢法确实有点不太光彩啊!所以后来有些历史学家就说乾隆这个“十全武功”啊水分挺大的——当然了这话要是让乾隆听到了估计他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吧!毕竟人家可是自封为“十全老人”的呢怎么能接受别人说他不完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