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历史评价 一年级孔融让梨课文原文

烟火人间

孔融的聪明才智

孔融,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他小时候就以聪明著称,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孔融让梨”了。这故事说的是,孔融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带了一篮子梨,大家都在挑大梨吃,只有孔融挑了个最小的。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们。”这事儿传出去后,大家都夸他懂事、聪明。不过,你想想,这事儿要是放到现在,估计家长们得教育孩子:“别傻了,该吃大的就吃大的!”

孔融的历史评价 一年级孔融让梨课文原文

孔融的聪明可不止这一点。他后来成了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文采斐然,口才了得。他跟曹操、刘备这些大人物都有过交集。曹操可是个狠角色,但孔融在他面前也不怵,经常跟他辩论。有一次曹操想搞点小动作,孔融直接怼回去:“你这样做不对!”曹操气得牙痒痒,但也没办法,毕竟孔融的名声在那儿摆着呢。

孔融的政治立场

说到孔融的政治立场,那可真是有点复杂。他是个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讲究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看不惯曹操的很多做法,觉得曹操太霸道、太专权了。所以呢,孔融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曹操。比如曹操想征兵打仗的时候,孔融就说:“打仗多不好啊!老百姓多可怜啊!”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吧?但在那个乱世里头,不打仗怎么行呢?所以曹操听了心里肯定不爽。

不过呢,孔融也不是完全反对战争的那种人。他只是觉得战争应该有正当的理由和目的。比如他认为刘备是好人、是仁义之师,所以支持刘备打仗;而曹操呢?在他眼里就是个野心家、暴君。这种立场让他在当时的政治圈子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毕竟那时候大家都忙着争权夺利、拉帮结派呢!谁还管什么仁义道德啊?

孔融的悲剧结局

可惜啊可惜!这么一个聪明绝顶、才华横溢的人最后却落得个悲剧结局——被曹操给杀了!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其实呢?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太耿直、太不懂得变通了!你想啊?在那个年代里头?谁敢跟曹操对着干啊?可孔融偏要这么做!他不仅公开批评曹操的政策?还在背后搞小动作?比如联合其他反对派一起对付曹操等等……这些行为在曹操眼里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和威胁啊!

最后呢?曹操终于忍无可忍了——下令把孔融给抓了起来!理由是什么呢?说来也挺搞笑的——居然是因为“不孝”!原来啊?当时有人举报说:“你看你看!你们家那谁谁谁(指的就是孔融)都不孝顺父母……”这下可好啦!本来一个好好的名士突然变成了“不孝子”……这罪名一扣下来……那还得了?!结果可想而知——脑袋搬家咯……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你说说看……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估计大家都会觉得:“这也太扯了吧?!”但没办法呀……那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啦……权力面前人人平等嘛……(咳咳咳…开个玩笑哈…)总之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呐…有时候还是要懂得审时度势才行哦…(当然啦…这话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并不适用哈…)

标签: 历史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