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史录

七擒孟获是怎么擒的 孟获第七次被谁擒住

云海苍茫

孟获的背景与七擒孟获的由来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著名首领,以其勇猛和善战闻名。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决定平定南中叛乱。孟获作为南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成为了诸葛亮的主要目标。七擒孟获的故事,正是围绕诸葛亮如何通过智谋和策略,多次擒获孟获并最终使其心服口服的过程展开的。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策略的重要性。

七擒孟获是怎么擒的 孟获第七次被谁擒住

第一次擒获:诱敌深入

第一次擒获孟获时,诸葛亮采用了诱敌深入的策略。他派出一支小部队假装败退,引诱孟获进入埋伏圈。孟获果然中计,率领大军追击,结果被蜀军包围并俘虏。这次擒获虽然成功了,但孟获并不服气,认为这只是运气不好。诸葛亮看出了这一点,决定释放孟获,给他一个机会重新组织力量再战。

多次擒放:心理战术的应用

接下来的几次擒放过程中,诸葛亮逐渐展示了他的心理战术。每次擒住孟获后,他都不急于杀掉或长期囚禁,而是选择释放他回去重新组织军队。这种做法不仅让孟获感到困惑和不安,也让他的部下开始怀疑他的领导能力。人们普遍认为,诸葛亮的这一策略非常高明——通过多次的擒放,逐渐瓦解了孟获的心理防线。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战胜对手,更是在心理上逐步击溃了敌人的斗志。

最终归顺:心服口服

最后一次擒住孟获时,他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傲气和不服气。经过多次的失败和释放,孟获终于意识到自己与诸葛亮的差距不仅仅在武力上,更在于智谋和策略上。这一次,他没有再要求回去重整旗鼓,而是主动表示愿意归顺蜀汉。诸葛亮的七擒七放终于达到了目的——不仅平定了南中的叛乱,还赢得了一个忠实的盟友。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

标签: 是怎么 七擒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