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数量惊人,质量嘛...
说到乾隆皇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十全武功”或者那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但你知道吗?这位皇帝还是个“诗坛巨匠”,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是的,你没听错,四万多首!这数字比《全唐诗》收录的还要多。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写一首诗,要写上100多年才能达到这个数量。乾隆老爷子可真是“勤奋”啊!
不过,数量归数量,质量嘛...咱们就不多说了。乾隆的诗大多是对景抒情、歌功颂德的应景之作,虽然不乏一些佳句,但整体来说,水平也就那样。有人调侃说,乾隆的诗就像是现在的朋友圈打卡文案——今天去了哪儿、看了什么、心情如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乾隆诗歌的特点:量大质平。
乾隆写诗:从爱好到执念
乾隆写诗的爱好可不是一时兴起。据说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写诗了,年轻时还经常和文人墨客们切磋交流。到了中年以后,写诗几乎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紫禁城里批奏折、还是在避暑山庄赏荷花,甚至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时,他都能随时随地来上一首。这种“随时随地”的精神可真是让人佩服!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权力的膨胀,乾隆写诗渐渐从爱好变成了执念。他不仅自己写,还要求大臣们跟着一起写;不仅自己出题作诗,还经常搞些诗歌比赛;不仅自己印诗集出版发行全国上下人手一本的程度!这种近乎疯狂的创作热情让后人哭笑不得——老爷子您这是要把全天下都变成您的读者啊!
乾隆诗歌的影响:毁誉参半
虽然乾隆的诗歌在艺术价值上争议颇多(主要是争议不大)但它们在历史上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首先是对清代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位皇帝诗人他的作品自然会被广泛传播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代诗歌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让很多人误以为诗歌创作就是堆砌辞藻、空洞无物(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其次是对后世文学研究的影响——由于数量实在太多研究者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整理和分析这些作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虽然可能是被迫的)最后是对现代人的影响——现在很多人提起乾隆就会想到他的“海量诗歌”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甚至被改编成了各种段子和梗在网上广为流传(看来老爷子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总之不管你喜欢与否都无法否认乾隆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可能是黑色的)所以下次当你听到有人说“乾隆写了四万多首诗”的时候不妨微微一笑然后默默感叹一句:“这老爷子可真能折腾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