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时代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份是1037年至1101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的鼎盛时期。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那么,苏轼在世时,当时的皇上是谁呢?

宋神宗与苏轼的关系
苏轼的主要政治生涯是在宋神宗赵顼的统治时期。宋神宗是北宋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间为1067年至1085年。神宗即位时年仅十九岁,他雄心勃勃,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这一时期的改革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而苏轼则是变法的反对者之一。尽管如此,苏轼在神宗朝中仍然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翰林学士、知制诰等。可以看出,苏轼与宋神宗的关系颇为复杂,既有政治上的对立,也有文学上的相互欣赏。
苏轼与新旧党争
在宋神宗时期,朝廷内部形成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之间的激烈斗争。苏轼虽然不是旧党的核心人物,但他对新法持有批评态度,因此也被卷入了这场党争之中。他曾因反对新法而被贬谪到黄州等地。尽管如此,苏轼在贬谪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人们普遍认为,正是这些经历使得苏轼的文学创作更加深刻和丰富。
宋哲宗时期的转折
宋神宗去世后,其子宋哲宗赵煦继位。哲宗即位时年仅十岁,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太后是旧党的支持者,因此在她的统治下,旧党重新得势。苏轼也因此得以重返朝廷并担任要职。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哲宗逐渐长大并亲政后开始倾向于新党政策时再次遭到贬谪甚至流放至海南岛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直至去世前才被赦免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终年六十六岁可见其一生坎坷多舛但也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他不朽的文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