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刘过 南宋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

花间落影

刘过:南宋的“词坛顽童”

刘过,这位南宋时期的词人,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像“路过”,但他在词坛上的存在感可不是一闪而过的。刘过是个典型的“顽童型”文人,他的词风活泼、幽默,常常带着一股子不羁的劲儿。他不像那些正襟危坐的文人墨客,动不动就感慨人生、忧国忧民。刘过的词里头,更多的是吃喝玩乐、风花雪月,甚至有时候还带点儿“痞气”。

南宋词人刘过 南宋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

比如说,他写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话说得直白又接地气,完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扭捏作态。刘过就是这么个人,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弯子。他的词里头没有那么多大道理,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情趣。你可以说他是个“俗人”,但他这个“俗人”写出来的东西却特别讨人喜欢。

刘过的“江湖气”与“市井味”

刘过的词里头还有一股子浓浓的“江湖气”和“市井味”。他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文人雅士,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琢磨诗词歌赋。刘过更喜欢走街串巷,和市井小民打成一片。他的词里头经常出现一些市井生活的场景:卖酒的小贩、街头的小吃、茶馆里的闲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却被刘过写得活灵活现。

比如说他写市井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句词里头既有市井的烟火气,又有一种淡淡的诗意。刘过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把市井生活写得既有味道又不失文雅。你可以说他是“下里巴人”中的“阳春白雪”——既有市井的烟火气,又不失文人的雅致。

刘过的幽默与自嘲

刘过的幽默感也是他的一大特色。他的词里头常常带着一种自嘲式的幽默感——明明是在写自己的窘境或者不如意的事儿,却能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幽默感让他的词读起来特别轻松愉快,完全没有那种沉重的压迫感。

比如说他写自己穷困潦倒:“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十年来的风流生活不过是一场梦而已(虽然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但实际上却是在自嘲自己混得不好——连个正经的名声都没混出来!这种自嘲式的幽默感让他的词读起来特别有趣;而且还能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感——原来大文豪也有这么接地气的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