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赵云还是孙权?这是个问题
咱们先聊聊卧薪尝胆这事儿。这成语讲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报仇雪恨,每天睡在柴草上,吃饭前还要尝一口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国仇家恨。这故事听起来挺励志的,但问题是,如果把这个故事搬到三国时期,你觉得赵云和孙权谁更适合卧薪尝胆呢?
赵云,这位常山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简直是三国里的“超级英雄”。他忠诚勇敢,武艺高强,但你要让他卧薪尝胆?估计他得说:“哥们儿,我这身板儿不需要尝苦胆,直接上战场就行了!”赵云的性格更像是个行动派,让他每天躺在柴草上反思人生,怕是有点难为他了。
再说孙权,这位江东小霸王,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父兄的基业,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还能稳坐钓鱼台。孙权的性格沉稳、善于权谋,让他卧薪尝胆似乎更合适一些。不过话说回来,孙权要是真卧薪尝胆了,估计他手下的周瑜、鲁肃这些谋士得急得跳脚:“主公啊,您这是要干嘛?咱们江东可是富庶之地,您不用这么苦自己吧!”
赵云:我不需要卧薪尝胆
赵云这人吧,天生就是个战士。你看他在长坂坡那一战,面对曹操的大军毫无惧色,七进七出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这种人你让他卧薪尝胆?他肯定觉得你在开玩笑。赵云的性格就是直来直去、勇往直前的那种。你要是跟他说:“子龙啊,你得学学勾践卧薪尝胆。”他估计会一脸懵逼地看着你:“啥?卧啥玩意儿?我直接砍了敌人不就完了吗?”
而且赵云的忠诚度那是没得说。他对刘备那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你要是让他在柴草上躺着反思人生,他肯定觉得这是对刘备的不敬。在他眼里,报效主公最好的方式就是上阵杀敌、冲锋陷阵。所以啊,卧薪尝胆这种事儿对赵云来说根本不适用。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干就完了!”
孙权:或许更适合卧薪尝胆
相比之下呢?孙权这人就有点不一样了。他年纪轻轻就接手了江东的基业,面对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你要知道啊?曹操可是对他虎视眈眈的!但孙权呢?愣是稳住了局面!你说这是为啥呢?因为他懂得隐忍、懂得等待时机啊!这不就跟卧薪尝胆的精神有点像吗?
不过话说回来啊!孙权要是真卧薪尝胆了!那画面可就有点搞笑了!你想啊!一个穿着华服的江东霸主躺在柴草上吃着苦胆!那得多滑稽啊!估计周瑜和鲁肃这些谋士得急得团团转:“主公啊!您这是要干嘛呀?咱们江东可是富庶之地呀!您不用这么苦自己吧!”但话说回来哈!孙权的性格确实更适合这种隐忍的战略呢!毕竟他在赤壁之战前也是憋了好久才等到机会嘛!所以啊!要说谁更适合卧薪尝胆呢?我觉得非孙权莫属啦!虽然画面可能有点搞笑哈~但人家确实有这个潜质嘛~哈哈哈~ 当然啦~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啦~大家别当真哈~ 总之呢~无论是赵云还是孙权哈~他们都是三国里响当当的人物啦~各有各的特点和魅力嘛~ 好啦好啦~今天的闲聊就到这里啦~下次再聊别的三国趣事哈~拜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