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的“成”字,大有来头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成”字。明成祖,名字叫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为啥不叫他明太宗呢?这事儿得从他的“成”字说起。你看啊,古代皇帝的谥号可不是随便起的,那都是有讲究的。朱棣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是“成祖”。这个“成”字,可不是随便给的,它代表着一种成就、成功的意思。朱棣在位期间,做了不少大事儿,比如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派郑和下西洋等等。这些事儿可都是大手笔,放在今天那也是头条新闻啊!所以,给他个“成”字,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明太宗是谁?别搞混了!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明太宗是谁啊?”别急,咱们慢慢说。明太宗其实是朱棣的父亲——朱元璋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庙号就是“太宗”。这个“太宗”可不是随便给的,它代表着一种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意思。朱高炽在位期间,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是做了不少好事儿的。比如他减轻赋税、整顿吏治等等。所以,给他个“太宗”的称号,也算是对他的肯定了。
为啥不叫明太宗?因为朱棣觉得自己更牛!
好了,现在咱们回到正题:为啥朱棣不叫明太宗呢?其实啊,这事儿还得从朱棣自己说起。朱棣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觉得自己比父亲朱元璋还要牛!你看啊,朱元璋虽然建立了明朝,但那时候的明朝还比较弱小。而朱棣呢?他不仅巩固了明朝的统治,还把明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啊,他觉得自己应该有个更牛的称号——“成祖”!这个称号不仅代表着他的成就和成功,还代表着他对明朝的巨大贡献。所以啊,他不叫明太宗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