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的“穷”与“学”
匡衡这哥们儿,名字听着挺正经,可他的人生开局可不怎么“正经”。他家穷得叮当响,连个像样的书架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论语》《孟子》了。不过,匡衡这小子有个特点——好学!你说他没钱买书,那怎么办?他就开始琢磨:“我得想办法搞点书来看看。”于是,他就盯上了他们邑里的一个富人。
这个富人家里可是书香门第,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古籍经典。匡衡心想:“我要是能天天去他家看书,那不就等于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吗?”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接近这个富人。你别说,他还真有点小聪明,知道富人喜欢听好话,就天天跑去夸人家:“您这书房真是气派啊!您这学问真是高深啊!”富人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小伙子挺有眼光,就答应让他来家里看书。
匡衡的“偷”与“学”
不过,匡衡可不是那种只会拍马屁的人。他知道,光靠嘴皮子是学不到真本事的。于是,他就想了个更绝的招——偷学!你没听错,就是偷学。每天晚上,富人家的书房灯火通明,匡衡就偷偷摸摸地溜进去,借着灯光看书。富人家的仆人虽然看见了,但看他是个穷小子,也没多管闲事。
匡衡就这样天天晚上“加班”看书,白天还得装作没事人一样去干活。你想想,这得多累啊!可匡衡一点都不觉得苦,因为他心里有个信念:“我一定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于是,他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学问也越来越深。
匡衡的“成”与“学”
终于有一天,匡衡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通过自己的学问考上了官职,成了当地有名的学者。富人听说后,也对他刮目相看:“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当初让他来看书真是没白费功夫。”匡衡呢?他也没忘记富人的恩情,逢年过节都会去拜访一下人家:“多亏了您的书房啊!要不然我哪能有今天?”
就这样,匡衡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大官儿。他的故事也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你看人家匡衡多厉害!家里穷得连本书都没有还能考上官职!咱们也得好好学习啊!”于是乎整个邑里都掀起了一股读书热。大家都说:“咱们也得像匡衡那样勤奋好学才行!”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直到今天还有人记得这个励志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