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扶不起的阿斗”
说到刘禅,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成语简直是刘禅的代名词,仿佛他天生就是个软骨头,怎么扶都扶不起来。其实,这事儿还得从他爹刘备说起。刘备临终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结果呢,诸葛亮倒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刘禅呢?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根本没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那些怎么帮都帮不上忙的人。不过话说回来,刘禅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至少他活得挺长,还挺会享受生活。
刘禅的“乐不思蜀”
再来说说“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这事儿发生在蜀国灭亡后,刘禅被带到魏国当俘虏。魏国的皇帝司马昭为了试探他是否还有复国的念头,故意问他:“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想不想蜀国啊?”刘禅想都没想就回答:“这儿挺好玩的,我一点都不想蜀国!”司马昭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小子真是没心没肺啊!于是后来人们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那些在异乡玩得开心、完全不想回家的人。不过话说回来,刘禅这也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吧?要是他表现得稍微有点骨气,说不定还能博得点同情分呢!
刘禅的“庸人自扰”
最后说说“庸人自扰”这个成语。虽然这个成语不是直接和刘禅有关,但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你看啊,刘禅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操心国家大事。可偏偏有些人就是爱瞎操心,整天在他耳边唠叨:“皇上啊!您得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啊!不然咱们蜀国可就完蛋啦!”结果呢?刘禅听了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这些人真是多管闲事。所以后来人们就用“庸人自扰”来形容那些没事找事、瞎操心的人。其实啊,有时候像刘禅这样活得简单点也挺好,至少不用整天愁眉苦脸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