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大度”与刘邦的“小聪明”
鸿门宴这事儿,说白了就是项羽和刘邦两位大佬的一次“友好会晤”。项羽这哥们儿,虽然是个猛将,但心眼儿实在是不够用。他请刘邦来吃饭,本来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大度”,结果却被刘邦的“小聪明”给耍了。刘邦这人,别看平时装得老实巴交的,其实心里头精得很。他知道项羽想借机收拾他,所以一进门就开始装孙子,又是敬酒又是拍马屁,搞得项羽都不好意思下手了。
宴会上,项羽的手下范增几次暗示他要动手,可项羽就是不听。范增急得直跺脚,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最后实在没办法,范增只好派了个叫项庄的人去舞剑助兴,其实就是想借机刺杀刘邦。可刘邦的手下张良也不是吃素的,赶紧找了个叫樊哙的人去保护刘邦。樊哙这人长得五大三粗的,往那一站就跟座山似的,吓得项庄都不敢动手了。
刘邦的“金蝉脱壳”
眼看形势不对劲儿,刘邦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他灵机一动,借口上厕所溜了出去。这一溜可不得了,直接就溜出了鸿门宴的大门!刘邦这一手“金蝉脱壳”玩得是相当漂亮。他不仅成功逃脱了项羽的魔爪,还顺手带走了自己的一帮兄弟。项羽这边还在傻乎乎地等着刘邦回来继续喝酒呢,结果等了半天也没见人影儿。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哎呀!上当了!”
其实吧,项羽也不是真傻。他知道刘邦跑了之后肯定会对自己不利,但他就是没那个魄力去追杀刘邦。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大家都是兄弟嘛,何必搞得那么难看呢?结果这一犹豫不要紧,直接就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后来刘邦果然没让项羽失望——他不仅没死在鸿门宴上;反而还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大汉王朝!你说气人不气人?
历史的“玩笑”与后人的“反思”
鸿门宴这个故事吧;说到底就是历史跟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本来是项羽占尽优势的一场饭局;最后却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要是当时项羽果断一点;直接把刘邦给咔嚓了;那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至少不会有那个让我们背得死去活来的《史记》了吧?不过话说回来;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它总是喜欢跟我们开玩笑;让我们在事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
对于后人来说;鸿门宴这个故事其实挺值得反思的——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实诚;该装孙子的时候就得装孙子;该跑路的时候就得跑路!当然了;也不能像项羽那样太优柔寡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嘛!总之呢;鸿门宴这个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永远不会过时——那就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中;我们要学会灵活应对、随机应变才行啊!不然的话……嘿嘿……说不定哪天就被别人给卖了还帮人数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