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变的和尚 靖康之耻的因果

夜阑人静

和尚的“意外”入局

话说这靖难之变,本来是朱棣和他侄子朱允炆之间的皇位争夺战,跟和尚八竿子打不着。可偏偏有个叫道衍的和尚,硬是把自己卷进了这场大戏。道衍原名姚广孝,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和尚,不爱念经打坐,倒是对兵法韬略情有独钟。他一眼就看中了朱棣这个潜力股,觉得这位王爷有帝王之相,于是主动请缨,成了朱棣的军师。

靖难之变的和尚 靖康之耻的因果

道衍这和尚也是个奇人,平日里穿着袈裟,嘴里念着阿弥陀佛,可心里却盘算着怎么帮朱棣夺天下。他给朱棣出谋划策,劝他起兵造反。朱棣一开始还犹豫不决,毕竟造反这事儿风险太大。但道衍一句话就把他点醒了:“王爷您要是不造反,将来怕是要被新皇帝收拾得连袈裟都穿不上!”朱棣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跟着道衍干一票大的。

和尚的“神机妙算”

靖难之变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要真刀真枪打仗的。道衍虽然是个和尚,但他的军事才能可一点不比那些将军差。他给朱棣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从如何招兵买马到如何攻城略地,样样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更神奇的是,他还擅长预测天气和地形变化,常常能帮朱棣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有一次,朱棣的军队被敌军围困在一座山谷里,眼看就要全军覆没。道衍却胸有成竹地说:“王爷莫慌,今晚必有大雨!”果然到了晚上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冲垮了敌军的营地。朱棣趁机突围成功。事后朱棣问他是怎么知道会有大雨的?道衍笑眯眯地说:“贫僧夜观天象而已!”其实谁知道他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有本事呢?反正从那以后朱棣对道衍更加信任了。

和尚的“功成身退”

经过几年的征战终于推翻了建文帝建立了永乐王朝之后呢?按理说道衍作为开国功臣应该好好享受荣华富贵才对吧?可这和尚偏偏不走寻常路——人家主动要求退休回庙里继续当和尚去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这要是换了别人怕是巴不得天天在皇帝面前晃悠好捞点好处呢!可道衍倒好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嘛!你想啊一个曾经参与过造反的人现在又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难免会遭人嫉妒和猜忌啊!与其到时候被人暗算不如自己先溜之大吉来得痛快!而且人家回去当和尚还能落个清静自在何乐而不为呢?再说了以他和朱棣的关系就算不在朝中任职也照样能影响朝政大事——这就叫退而不休、幕后操纵啊!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