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做人要厚道,但别太死板
孔子的思想主张,说白了就是教你做人要厚道,但别太死板。他老人家觉得,人活着得有规矩,但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天天按程序走。比如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听起来挺简单,但你想想,要是大家都这么干,世界得多和谐啊!不过孔子也不是那种让你天天绷着脸、装正经的人。他提倡“中庸之道”,意思是你得有点弹性,别走极端。比如你爱吃辣的,但也别顿顿吃火锅吧?偶尔来点清淡的也挺好。
孔子还特别强调“仁”这个字。仁是什么?简单说就是爱别人、关心别人。孔子觉得,你要是想当个好人,首先得学会爱别人。但这爱也不能太盲目,得有个度。比如你朋友天天找你借钱不还,你还继续借给他?那不是仁爱,那是傻!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的时候,其实是希望你能聪明地爱别人。
孔子的政治主张:领导要靠谱,但别太霸道
孔子的政治主张也挺有意思。他觉得当领导的得靠谱,但不能太霸道。怎么靠谱呢?首先你得有德行。孔子说“为政以德”,意思是你当官的得先做好人才能管好别人。如果你自己都吃喝嫖赌、贪污腐败的,还想让别人听你的?做梦吧!所以孔子特别强调领导要以身作则。
其次呢,孔子觉得领导不能太霸道。他提倡“礼治”而不是“法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管人不能光靠法律条文吓唬人,得靠规矩和礼仪让大家自觉遵守秩序。比如你家里有客人来吃饭了,总不能拿个尺子量每个人该吃多少吧?得靠大家自觉点、懂礼貌才行。所以孔子觉得领导得有点人情味儿,不能整天板着脸装酷。
最后呢,孔子还特别看重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要想让国家好起来,首先得让老百姓有文化、懂道理才行。所以他提倡“有教无类”——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是聪明还是笨蛋(当然他不会这么直白地说)——只要你想学东西就教你!这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哦!
孔子的幽默感:其实他老人家挺会玩的
别看孔子整天讲大道理、搞严肃教育的样子(其实都是后人给他贴的标签啦);其实他老人家挺会玩的!比如有一次他和学生子路去旅游(对啦就是那个动不动就急眼的小伙子);路上遇到个小河挡住去路了;子路二话不说就要脱鞋下水;结果被孔子拦住了:“哎哎哎别急嘛!咱们先看看有没有桥啊或者船啊什么的再决定怎么过河嘛!”你看这老头儿多机智啊!既没让子路冒险下水又没耽误行程——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安全第一条”嘛!
还有一次啊(这故事可能有点夸张哈);据说孔子去见一个很有权势的大人物;结果人家故意摆架子晾了他半天才见他;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气炸了吧?但咱们的孔老师可淡定了:不但没生气还笑呵呵地跟人家聊了起来——把那个大人物都给整懵了:“这老头儿心态也太好了吧?!”其实啊这就是孔老师的高明之处:与其跟人家较劲还不如用智慧化解尴尬——既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又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招现在叫啥来着?对了对了叫“情商高”!哈哈哈……所以说啊别看孔老师整天讲大道理其实他老人家可会玩了呢!而且他的这些小故事里还藏着不少人生智慧呢——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