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忘本”之旅
话说那刘禅,刘备的儿子,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故事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瞧,他老爸刘备可是个英雄人物,白手起家,一路打拼,终于在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可这刘禅呢?哎,说起来真是让人摇头。他老爸给他打下的江山,他倒好,一不小心就给“忘本”了。
这“忘本”可不是说刘禅忘了自己是谁家的孩子,而是说他忘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你想啊,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给刘禅的时候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儿子啊,你要好好治理国家,别辜负了老爸的一片苦心。”可刘禅呢?他倒好,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完全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这不就是典型的“忘本”吗?
洛阳之行:刘禅的“忘本”巅峰
要说刘禅的“忘本”巅峰,那还得数他去洛阳的那次经历。当时蜀汉已经被魏国灭了,刘禅被俘虏到了洛阳。按理说,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刘禅应该感到羞愧和痛苦吧?可他倒好,到了洛阳之后,不但没有半点悲伤的样子,反而过得比在蜀地还自在。
据说有一次魏国的皇帝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席间还特意安排了蜀地的歌舞表演。司马昭心想:“这刘禅看到家乡的歌舞表演,肯定会想起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吧?”可谁知道刘禅看完表演后竟然哈哈大笑:“哎呀,这歌舞真好看!我以前在蜀地都没看过这么好看的表演!”司马昭一听这话都傻眼了:“这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啊?怎么一点亡国之痛都没有呢?”于是司马昭就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不想念蜀地吗?”结果刘禅竟然回答:“这里挺好的啊!我一点都不想念蜀地!”这下可好,司马昭彻底无语了。
成语诞生:乐不思蜀
就这样,刘禅在洛阳的日子过得是逍遥自在、无忧无虑。他不但不思念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反而觉得在洛阳的生活比在蜀地还要舒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成语;叫做“乐不思蜀”;用来形容一个人沉迷于享乐而忘记了原本的责任和使命;这个成语可以说是为刘禅量身定做的了!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刘禅;毕竟他从小就没受过什么苦;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所以才会这么容易就被眼前的享乐所迷惑吧?不过不管怎么说;“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算是彻底火了;现在大家一提到这个词就会想到那个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完全不知道自己肩上责任的刘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