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的“灯”与“登”
北宋时期,有一位太守名叫田登。这名字听起来挺普通,但他的故事可一点都不普通。田登这人啊,有个特别的习惯——他特别忌讳别人叫他的名字。为啥呢?因为他姓“田”,名“登”,而“灯”和“登”在古代发音差不多。所以,每当有人不小心提到“灯”字,他就觉得人家是在叫他名字,心里那个不爽啊!于是乎,整个太守府上下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触了他的霉头。
有一天,城里要举办元宵节灯会。这可是个大日子,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问题来了——灯会的公告该怎么写呢?总不能写“元宵节放灯”吧?那不是明摆着要惹怒太守吗?聪明的师爷想了个办法,把公告写成了“元宵节放火”。这下好了,老百姓一看公告都傻眼了:“啥?元宵节不放灯改放火了?”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这太守府是不是疯了。结果到了那天晚上,城里果然是火光冲天——只不过是灯光的火光!原来师爷是用这种方式避开了“灯”字,既保住了太守的面子,又没耽误大家看灯会。
田登的“雷人”政策
田登不仅在名字上斤斤计较,他在治理地方上也有一套独特的“雷人”政策。比如有一次,他听说城里的老百姓喜欢在河边钓鱼。这本来是件小事儿吧?可田登不这么想。他觉得钓鱼的人太多了会影响河里的生态平衡(虽然那时候还没这个词),于是下令禁止钓鱼。这下可好,城里的人都没法儿钓鱼了。但你知道吗?禁令一出没多久,河里的鱼反而更多了!为啥呢?因为没人敢钓了呗!鱼儿们欢天喜地地繁殖起来,结果河里鱼满为患。最后连田登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于是他又下令解除了禁令。
还有一次更搞笑的事儿——田登听说城里的老百姓喜欢在街上摆摊卖东西。他觉得这样会影响市容市貌(虽然那时候也没这个词),于是下令禁止摆摊。结果呢?老百姓们只好偷偷摸摸地在巷子里摆摊卖东西。这下好了——街上是干净了没错儿!可巷子里却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迷你市场!最后连巡逻的衙役都分不清谁是摊贩谁是顾客了!田登一看这情况不对劲啊——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于是他又下令解除了禁令……总之啊!这位太守的政策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田登的“奇葩”用人之道
要说田登最让人啼笑皆非的地方还得是他那奇葩的用人之道!按理说当官的要用人得讲究个德才兼备吧?可咱这位太守偏偏不走寻常路!他用人不看能力也不看品德……就看你能不能讨他欢心!比如说有一次他想找个师爷帮他处理文书工作——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啊!得有文化有见识才行吧?可人家田登不在乎这些……他就看谁能拍马屁拍得响亮!于是乎……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大老粗就这么当上了师爷……结果可想而知——文书工作一塌糊涂不说还经常闹出笑话来……但人家田登不在乎啊——只要能让他开心就行呗!
还有一次他想找个武将来管理军队——这可是个严肃的事儿啊得有真本事才行吧?可人家田登还是那一套……就看谁能让他高兴就行!于是乎……一个只会耍花架子的家伙就这么当上了将军……结果可想而知——军队管理得一团糟不说还经常被其他地方的军队欺负……但人家田登不在乎啊——只要能让他开心就行呗……总之啊这位太守用人之道真是让人无语凝噎只能感叹一句:人才难得奇葩更难得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