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案:一场“蓝”得发慌的官场大戏
蓝玉案,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个古代版的“蓝色生死恋”,但实际上,它是一场让明朝官员们“蓝”得发慌的官场大戏。蓝玉,这位明朝的大将军,原本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战功赫赫,风光无限。可谁曾想,这位“蓝”将军最后却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案件,成了朱元璋手中的“棋子”。
这场案件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蓝玉被指控谋反。但问题是,这位大将军平日里除了打仗就是喝酒,哪有时间搞什么谋反?可朱元璋不这么想,他觉得蓝玉这人太能干了,能干到让他睡不着觉。于是乎,一场精心策划的“蓝玉案”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公侯们的“蓝色恐慌”
蓝玉案一爆发,整个明朝的公侯们都开始“蓝色恐慌”了。为啥?因为这场案件牵连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从朝廷重臣到地方官员,从武将到文臣,几乎无一幸免。那些平日里和蓝玉有过交集的、喝过酒的、甚至只是听过他名字的人,都被卷入了这场风波。
最搞笑的是,有些公侯明明和蓝玉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却因为害怕被牵连,主动跑到朱元璋面前自首:“陛下,我虽然没和蓝玉说过话,但我怀疑我家的狗可能和他家的猫有过接触!”这种自首方式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但朱元璋可不管这些,他只管抓人、审人、杀人。一时间,整个明朝官场都笼罩在一片“蓝色恐慌”之中。
案件背后的“黑色幽默”
要说这蓝玉案最搞笑的地方,还得是案件背后的那些“黑色幽默”。比如有些官员为了自保,开始疯狂举报别人;有些官员则干脆装疯卖傻;还有些官员直接辞职不干了——反正都是死路一条嘛!更有甚者,居然有人开始研究起风水来:“我家祖坟是不是风水不好?怎么就摊上这种事了呢?”
而最让人无语的是朱元璋的态度。这位皇帝明明知道很多人是被冤枉的——毕竟他也清楚自己手下那帮人的德性——但他就是不松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种态度让整个案件变得愈发荒诞不经起来。到最后甚至连一些无辜的老百姓也被卷了进来——他们只是因为姓“蓝”或者家里有蓝色的东西就被抓了起来!这种荒唐程度简直堪比现代版的“文字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