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告诉我们了什么

云梦相随

屈原投江:一个吃货的悲剧

说到屈原投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爱国”,但咱们换个角度看,这事儿其实挺“吃货”的。你看啊,屈原是个诗人,也是个美食家。他在《离骚》里写了不少美食,什么“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简直是古代版的“舌尖上的中国”。结果呢?他老人家一不开心,就跑去投江了。你说他是不是因为没吃到好吃的才这么想不开?说不定他当时心里想的是:“这江里的鱼虾肯定比我吃的香!”所以啊,屈原投江告诉我们:别老想着吃,吃不到就跳江,这可不是个好习惯。

屈原投江告诉我们了什么

屈原投江:一个文人的倔强

屈原这个人吧,有点儿倔。他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结果楚怀王不听他的,他就气得不行。你说你一个文人,干嘛非得跟政治较劲呢?人家不听你的,你就写写诗、发发牢骚得了呗。可他不!他非要跑到江边去跳水。这下好了,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端午节都得吃粽子、赛龙舟。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儿过了?屈原投江告诉我们:文人要有文人的样子,别动不动就跳江,搞得大家都得跟着你吃粽子。

屈原投江:一个时代的缩影

其实吧,屈原投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时候的楚国啊,内忧外患一大堆。屈原作为楚国的忠臣,看着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他也没办法啊!你说他能怎么办?跟楚怀王讲道理?人家不听;跟秦国打仗?打不过;回家种地?他又不会。所以最后只能选择跳江了事。不过话说回来,他这一跳可不得了!直接跳出了个端午节!现在咱们每年端午节都得纪念他老人家一次。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儿讽刺?屈原投江告诉我们:时代不好的时候,别老想着跳江解决问题;换个方式活着或许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