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的“封”字,真是讽刺满满
刘封,这名字一听就霸气侧漏,仿佛天生就是个“封王拜相”的料。可谁能想到,这位刘备的义子,最后竟然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你说这“封”字是不是有点讽刺?刘封原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后来被刘备收为义子,成了蜀汉的“太子爷”。按理说,刘备对他也算是寄予厚望了,可这位爷倒好,不仅没帮上什么忙,反而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要说刘封这人吧,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武艺高强,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可问题是,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在关羽被困麦城的时候,刘封明明有机会去救援,却因为和关羽有点小矛盾,愣是没去。结果呢?关羽挂了,刘备气得差点吐血。你说这事儿办得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刘封啊刘封,你这是典型的“坑爹”啊!
孟达:刘封的“猪队友”
说到刘封的结局,就不得不提另一个人——孟达。这位仁兄可是刘封的“好搭档”啊!孟达原本是蜀汉的将领,后来因为和刘封闹矛盾,干脆投奔了曹魏。投敌也就算了,他还给曹丕写了一封信,把刘封的黑历史抖了个底朝天。这下可好,刘封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
孟达在信里说刘封“刚猛难制”、“欺凌同僚”、“不听指挥”等等一大堆罪名。这些话传到刘备耳朵里,那还得了?刘备本来就对刘封有点意见,这下更是火上浇油。于是乎,刘备下令赐死刘封。你说这事儿闹得是不是有点冤?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刘封平时能低调点、少惹点事,也不至于被孟达这么一搞就完蛋了。
刘备:父爱如山?还是如刀?
最后咱们来说说刘备这个当爹的吧。按理说,刘备对刘封也算是不错了。收他为义子、给他机会建功立业、甚至还想让他继承大业。可问题是,刘备这个人吧……怎么说呢?太重感情了!他对关羽、张飞的感情那是没得说,可对其他人嘛……那就有点不好说了。
在关羽死后不久(也就是公元219年), 孟达叛逃投靠曹魏, 并带走了上庸等地的守军, 导致蜀汉在上庸一带的防御出现漏洞. 此时, 驻守在上庸的正是刘备的义子———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刘峰. 面对这种情况, 作为一军之将的他并没有选择坚守城池等待援军, 而是选择了撤退回成都. 这一举动无疑给了曹魏可乘之机, 也让蜀汉失去了上庸这一战略要地. 更糟糕的是, 他的这一行为还被认为是畏敌怯战的表现. 再加上之前他拒绝救援关羽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前面提到过), 两件事情加在一起让他在蜀汉内部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此时远在成都的刘备听到这些消息后会作何感想呢? 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这位曾经寄予厚望如今却让他失望透顶的儿子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和信任. 于是乎, 在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下(或者说是在他们的劝说下), 最终决定赐死自己的这位义子以儆效尤. 就这样, 曾经风光无限的蜀汉"太子爷"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不得不说, 这样的结局对于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人来说确实有些悲凉和无奈. 但话说回来, 如果当初他能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多考虑一下大局的话, 或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