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一个从老鼠身上悟出人生哲理的聪明人
李斯,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他可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从老鼠身上都能悟出人生哲理的聪明人。话说当年,李斯还在楚国当个小吏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粮仓里的老鼠吃得肥头大耳,而厕所里的老鼠却瘦得跟竹竿似的。这一幕让他顿悟:原来人生的差距,就跟老鼠吃的东西一样,关键在于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于是,李斯决定辞职去秦国闯荡,毕竟那里的机会多得跟秦国的兵马俑一样密密麻麻。
李斯的“逐客书”:一篇让秦始皇都服气的文章
李斯到了秦国后,果然如鱼得水。他不仅成了秦始皇的得力助手,还写了一篇《谏逐客书》,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可是让秦始皇都服气了。当时秦始皇因为一些外来人才的背叛,一怒之下决定把所有外来的人才都赶走。李斯一看这可不行啊,秦国要是没了这些人才,那不就跟没了调料的火锅一样没味儿了吗?于是他赶紧写了这篇《谏逐客书》,里面不仅列举了外来人才对秦国的贡献,还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比如他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泰山之所以高大是因为它不拒绝任何土壤,河海之所以深广是因为它不排斥任何细流。秦始皇看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于是取消了逐客令。
李斯的为人:聪明但不失忠诚
李斯这个人虽然聪明绝顶,但他并不是那种只会耍小聪明的奸臣。他对秦始皇可是忠心耿耿的。虽然后来因为赵高的陷害被腰斩于市,但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在那个年代,政治斗争就跟现在的宫斗剧一样复杂。李斯的聪明才智让他成为了秦始皇的左膀右臂,但他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与秦始皇的关系,既不显得过于阿谀奉承,也不显得过于清高自傲。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让他在秦国政坛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