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的“豪华阵容”
你知道古代中国的中书省吗?那可是个“豪华阵容”!想象一下,一个部门里头,有六部大员,每个都像是电视剧里的主角,各有各的戏份。这六部可不是随便凑数的,它们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公司部门?不过,这些部门可比公司厉害多了,管的事儿可多了去了。
吏部,顾名思义,就是管官员的。你想当官?得先过吏部这一关。户部呢,管的是钱粮户口,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和民政部。礼部负责礼仪、科举和文化活动,有点像文化部和教育部的结合体。兵部管军队和战争,妥妥的国防部。刑部呢,就是司法部门了,负责法律和审判。最后是工部,管的是工程建设和水利设施,有点像现在的住建部和水利部。
六部的“日常工作”
别看这六部分工明确,其实它们的日常工作可不轻松。吏部的官员们每天都在琢磨怎么选拔人才、考核官员;户部的官员们则忙着算账、收税;礼部的官员们整天研究礼仪、筹备各种庆典;兵部的官员们则时刻准备着应对边疆的战事;刑部的官员们忙着审理案件、维护法律;工部的官员们则忙着修建宫殿、桥梁和水利工程。
有时候,这六部之间还会互相“掐架”。比如户部觉得兵部花钱太多,兵部觉得户部不给钱打仗;刑部觉得吏部的官员贪污腐败,吏部觉得刑部的判决不公;工部觉得礼部的庆典太铺张浪费……总之,这些部门之间的“宫斗戏”可不少!
中书省的“权力游戏”
中书省下设六部,看起来是个分工明确的机构,但实际上也是个“权力游戏”的舞台。每个部门都想在中书省里头占据一席之地,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吏部的官员们想让自己的选拔制度更公平;户部的官员们想让税收更合理;礼部的官员们想让文化活动更丰富多彩;兵部的官员们想让军队更强大;刑部的官员们想让法律更公正;工部的官员们想让工程建设更高效。
而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尚书们(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更是个个都是“老狐狸”。他们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部门,还要在中书省里头周旋于其他部门之间,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时候为了一个项目或者一个政策,这些尚书们会展开激烈的辩论甚至争吵。不过最后嘛……还是得听皇帝的!毕竟皇帝才是真正的“大BOSS”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