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板的“瘦身计划”
经济下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企业老板们的“瘦身计划”。以前开会,老板们总是豪言壮语,动不动就要“做大做强”,现在呢?变成了“活下去”。办公室里的咖啡机从星巴克变成了速溶,连打印纸都要双面使用。更搞笑的是,有些老板开始自己带饭,美其名曰“健康饮食”,其实就是为了省钱。员工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优化”的对象。
还有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上市公司,现在股价跌得比过山车还刺激。老板们每天盯着股市行情,心情比坐过山车还忐忑。以前开年会,大家都是西装革履、红酒香槟;现在呢?变成了线上会议,连红包都缩水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经济下行时,连老板都得学会精打细算。
消费者的钱包越来越“瘦”
经济下行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小。以前逛街,看到喜欢的衣服、包包、鞋子,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了;现在呢?变成了“货比三家”、“等打折”、“先加购物车再考虑”。朋友圈里晒美食的少了,晒省钱技巧的多了;晒旅游的少了,晒宅家做饭的多了。大家都在感叹:钱不好赚了,消费也得悠着点儿。
更搞笑的是,有些人为了省钱,开始研究各种优惠券、拼单群、二手交易平台。以前觉得买二手货丢人,现在觉得能省钱才是王道。连约会都变得节俭了:以前是高档餐厅、电影院;现在是公园散步、家里做饭。真是应了那句话:经济下行时,连爱情都得精打细算。
政府的“紧日子”
经济下行不仅影响企业和消费者,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政府财政收入充裕时,各种大项目、大工程一个接一个;现在呢?变成了“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公务员们的福利待遇也开始缩水了:以前年底奖金丰厚;现在变成了象征性的红包;以前各种培训、考察机会多多;现在变成了线上学习、视频会议。真是应了那句话:经济下行时,连政府也得学会过紧日子。
更搞笑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想出的各种奇招妙计:比如拍卖公共资源、出租闲置资产等;还有些地方开始大力推广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来增加就业和税收收入;甚至有些地方还推出了所谓的“消费券计划”来刺激消费市场复苏……真是应了那句话:经济下行时什么招数都能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