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六种说法

昨夜风吹

屈原投江,粽子来救

端午节,这个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最广为人知的由来就是屈原的故事。屈原,这位楚国的大诗人、政治家,因为不满国家的腐败和衰落,最终选择在汨罗江投江自尽。老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划船去救他,还往江里扔粽子,希望鱼虾们能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结果呢,屈原没救成,但粽子却成了端午节的主角。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端午节的由来六种说法

伍子胥的复仇记

除了屈原,还有一位历史人物也和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那就是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因为被奸臣陷害,最终被吴王夫差赐死。传说伍子胥死后,他的尸体被投入江中,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伍子胥的故事没有屈原那么浪漫和诗意,但他那股复仇的劲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让他在端午节的传说中占有一席之地。

龙舟竞渡的狂欢

说到端午节,怎么能少了龙舟竞渡呢?这个习俗据说起源于古代的龙图腾崇拜。古人认为龙是掌管雨水的神灵,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龙舟竞渡,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项竞技运动,各地的龙舟队伍在江河湖海上展开激烈的角逐。看着那些健儿们奋力划桨、齐声呐喊的样子,真是让人热血沸腾!而且现在龙舟竞渡还成了国际赛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