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的“人口普查”
洪武年间,朱元璋老爷子刚坐上皇位,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全国的人口给数清楚。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毕竟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个计算器都没有。老爷子想了个办法,让各地官员挨家挨户去数人头。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呢?官员们有的数得快,有的数得慢,有的干脆就数错了。结果呢?朱元璋一看报告,哎呀,这数字怎么跟自己心里想的差那么多啊!不过老爷子也不傻,他知道这事儿不能急,得慢慢来。于是他就让官员们多跑几趟,多问问老百姓家里有几口人。这样一来二去的,总算是把人口给摸了个大概。
老百姓的“户口本”
在洪武年间,老百姓们也有自己的“户口本”——黄册。这黄册可不是随便写的,上面得写清楚你家有几口人、都是谁、干啥的、住在哪儿等等。朱元璋老爷子为了让这黄册更靠谱,还特意规定了每年都要更新一次。这下可好,老百姓们每年都得跑到官府去报户口。有的人家孩子多,跑一趟就得花不少时间;有的人家孩子少,跑一趟倒是省事了。不过不管咋样,大家都得乖乖地去报户口。要是谁家没去报户口,那可就麻烦了——轻则罚款,重则抓去坐牢!所以啊,那时候的老百姓对这黄册可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有了它自己就是合法公民了;恨的是每年都得折腾一趟!
人口增长的“小秘密”
洪武年间的人口增长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朱元璋老爷子为了让国家更强大、更富裕,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鼓励老百姓多生孩子——毕竟人多力量大嘛!他还规定了种地的农民不用交太多税、商人也不用交太多税……总之就是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样一来二去的呢?人口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过呢?这人口增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遇到天灾人祸啥的?人口也会减少;有时候政策好、风调雨顺?人口就会蹭蹭地往上涨!总之啊?洪武年间的人口增长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刺激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