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的“低调”生活
你知道吗?战国七雄里居然没有鲁国!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鲁国,这个曾经在春秋时期风光一时的国家,到了战国时期却突然“隐身”了。有人说,鲁国是太低调了,低调到连历史都差点忘了它。其实,鲁国的低调是有原因的。首先,鲁国地处山东,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不像齐国、楚国那样靠近中原,容易引起大国的注意。其次,鲁国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孔老夫子就是鲁国人嘛!所以,鲁国人更喜欢研究学问、讲礼仪,而不是整天打打杀杀。这样一来,鲁国自然就成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孤岛”,没人把它当成威胁。
鲁国的“内忧外患”
不过,光是低调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鲁国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实,鲁国内部也有不少问题。首先,鲁国的贵族们经常内斗,今天这个家族和那个家族闹矛盾,明天那个家族又和另一个家族掐架。这种内斗不仅消耗了国家的资源,还让其他国家有机可乘。其次,鲁国的经济也不太行。虽然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但问题是鲁国的资源本来就不多啊!再加上周边的齐国、楚国等大国经常来抢地盘、抢资源,鲁国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所以啊,鲁国虽然有文化、有礼仪,但在战国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光靠这些可不够。
鲁国的“最后挣扎”
到了战国后期,鲁国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么低调下去了。于是乎,他们开始尝试改革、变法什么的。可惜啊可惜!这些改革来得太晚了!当时的大环境已经不允许小国再有翻身的机会了。齐国、楚国这些大国早就虎视眈眈地盯着鲁国这块肥肉呢!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公元前256年左右吧(具体时间我也不太确定), 强大的楚军一路北上, 直接把可怜的鲁国给灭了! 从此以后, 曾经辉煌一时的"礼仪之邦"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唉,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不过话说回来, 要是当初孔子在天有灵看到自己家乡变成这样, 估计也会感慨万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