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名篇 《六国论》杜牧

碧水东流

杜牧:唐朝的“段子手”

杜牧,这位唐朝的大诗人,可不是一般的文人墨客。他写诗写得好,但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段子手”属性。你别看他写《清明》时一副正经八百的样子,其实他骨子里是个幽默大师。比如他那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表面上看是在问路,实际上呢?他可能早就知道杏花村在哪儿,只是想找个借口跟牧童聊聊天,顺便逗逗人家。

杜牧名篇 《六国论》杜牧

杜牧的幽默感不仅体现在诗里,还体现在他的生活中。据说他年轻时是个“风流才子”,喜欢到处游玩,结交朋友。有一次他在扬州游玩时,遇到了一位美女,两人一见钟情。结果呢?杜牧为了追求这位美女,居然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诗中还暗含了她的名字。这招可真是高明啊!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还顺便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才华。最后呢?当然是抱得美人归啦!

杜牧的“吐槽”天赋

杜牧不仅幽默感十足,还特别擅长“吐槽”。他的诗里经常能看到他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比如他那首《阿房宫赋》,表面上是在描写阿房宫的壮丽景象,实际上呢?他在讽刺秦始皇的奢侈和暴政。你看看那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表面上是在夸阿房宫建得好,实际上呢?他在说秦始皇为了建这座宫殿把蜀山的树都砍光了!这吐槽功力可真是了得啊!

还有一次杜牧去参加一个宴会,结果发现宴会上的人都特别虚伪、做作。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来吐槽这些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表面上是在问谁哭得最厉害,实际上呢?他在讽刺那些人装模作样、虚情假意的样子。你看这吐槽多到位啊!既不直接骂人,又能让人听出弦外之音。

杜牧的“吃货”本色

除了幽默和吐槽之外,杜牧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他对美食的热爱可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在江南游玩时尝到了一道特别好吃的菜——鲈鱼脍(就是用鲈鱼做的生鱼片)。结果呢?他一吃就停不下来了!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来赞美这道菜:“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面上是在描写渔民捕鱼的辛苦场景(因为鲈鱼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捕来的)但实际上呢?他在说这道菜太好吃了!连渔民那么辛苦都值得了!这吃货本色可真是暴露无遗啊!

还有一次杜牧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没错又是婚礼)结果发现婚宴上的菜特别好吃(看来唐朝人结婚也讲究吃好喝好啊)于是他又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婚宴上的美食:“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是在描写新娘子化妆打扮准备见公婆但实际上呢?他在说婚宴上的菜太好吃了!连新娘子都顾不上紧张了只顾着吃了!这吃货本色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标签: 杜牧 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