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从状元到“农民企业家”
张謇,这位清朝的状元郎,原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朝廷里混日子,但他偏不!他觉得光靠读书写字不能救国,于是毅然决然地辞了官,跑去搞实业。你没听错,一个状元跑去种地、开工厂,这在当时简直是“疯了”。但张謇可不是一般的疯,他创办了大生纱厂、垦牧公司,还搞起了水利工程。他的口号是:“实业救国”,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科技兴国”?不过那时候可没有互联网,张謇只能靠种棉花、纺纱线来实现他的梦想。虽然过程艰辛,但他最终成为了民国时期最成功的实业家之一。
卢作孚:从教师到“船王”
卢作孚的故事更像是一部励志电影。他原本是个小学教师,按理说应该安安稳稳地教书育人,但他偏不!他觉得光靠教书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于是跑去搞航运。你没听错,一个小学教师跑去开船公司!卢作孚创办了民生公司,专门搞长江航运。那时候的长江可不是现在的旅游胜地,而是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但卢作孚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气,硬是把民生公司做成了民国时期最大的航运企业之一。他的口号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客户至上”?不过那时候可没有GPS导航系统,卢作孚只能靠经验和胆识来指挥船只航行。
荣宗敬与荣德生:从面粉厂到“面粉大王”
荣宗敬和荣德生这对兄弟的故事可以说是“从零到一”的典型案例。他们原本只是无锡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的孩子,按理说应该继承家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他们偏不!他们觉得光靠小生意不能发大财,于是跑去开面粉厂。你没听错,两个小商人跑去做面粉生意!荣氏兄弟创办了茂新面粉厂、福新面粉厂等一系列企业,最终成为了民国时期的面粉大王。他们的口号是:“实业兴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产业升级”?不过那时候可没有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仓储系统,荣氏兄弟只能靠勤劳和智慧来管理他们的企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