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的“金人恐惧症”从何而来?
赵构,这位南宋的开国皇帝,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争议,但他对金人的恐惧却是出了名的。你可能会问,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就这么怕金人呢?其实,这事儿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赵构小时候可没少听他爹赵佶(也就是那位著名的“艺术家皇帝”)讲金人的故事。那时候,金人可是个“恐怖分子”般的存在,动不动就南下打劫,搞得大宋朝上下人心惶惶。赵构从小耳濡目染,心里自然埋下了对金人的阴影。
再加上后来他自己也亲眼目睹了金人的凶残。靖康之变时,赵构可是亲眼看着自己的哥哥宋钦宗被金人掳走,连带着整个汴京城都被洗劫一空。那种场景,换谁谁不害怕?所以啊,赵构对金人的恐惧,可以说是从小就种下的种子,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浇灌”和“施肥”,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赵构的“逃跑哲学”
既然怕金人怕得要命,那赵构自然就想出了不少应对之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逃跑哲学”。你别看这词儿听着有点搞笑,但在当时可是赵构的保命绝招。每次听说金人要来了,赵构的第一反应就是——跑!跑得越快越好,跑得越远越好。什么江山社稷、百姓安危,在他眼里都不如自己的小命重要。
有一次,金兵南下攻打杭州(那时候叫临安),赵构二话不说就带着一帮大臣往海上跑。结果呢?金兵在陆地上追了半天也没追上他这位“海龙王”皇帝。最后没办法了,只好悻悻而归。你说这事儿要是放在别的皇帝身上,可能早就被骂成昏君了。但赵构不一样啊!他不仅没被骂昏君反而还被人夸成是“机智过人”、“临危不乱”的明君呢!看来在这位皇帝眼里啊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那就是最大的胜利!
赵构的“求和艺术”
当然了光靠逃跑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毕竟你总不能一辈子都躲在海上当个“海龙王”吧?所以除了逃跑之外呢赵构还特别擅长另一门艺术——求和艺术!每次被金兵追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呢他就赶紧派使者去跟人家谈判求和送钱送物送女人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赶紧撤兵别再追着自己打了!
有一次啊为了表示诚意他还特意把自己的母亲韦太后给送到了金国当人质结果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继续南下追着他打气得他直跺脚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继续派使者去求和谈判最后总算是把这场危机给化解了过去!你说这事儿要是放在别的皇帝身上可能早就被骂成软骨头了但赵构不一样啊!他不仅没被骂软骨头反而还被人夸成是“忍辱负重”、“以柔克刚”的明君呢!看来在这位皇帝眼里啊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那就是最大的胜利嘛!而且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他也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求和理论那就是:只要我肯低头认输、肯割地赔款、肯送钱送物那么对方就一定会心满意足地撤兵回去不会再为难我了!这套理论虽然听起来有点儿荒唐但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还真就管用了一阵子呢!至少在他统治期间南宋虽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但也总算是没有被彻底灭掉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靠割地赔款、靠低头认输换来的和平终究是不可持续的等到后来蒙古崛起的时候南宋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这也算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吧:一味地妥协退让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啊!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咱们今天主要还是来聊聊这位怕金的皇帝——赵构的故事嘛!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道理: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会决定他的命运走向就像这位怕金的皇帝一样因为从小就对敌人充满了恐惧所以长大后才会采取一系列看似荒唐可笑但实际上却是无奈之举的对策来保全自己;而这种性格特点也最终影响了他一生的决策走向甚至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南宋王朝后来的衰落命运……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他一个人毕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呢?只能说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狗熊吧……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喜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