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的缘分
李斯和韩非,这两位战国时期的“学霸”,其实是一对师兄弟。他们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家代表人物荀子。荀子这位老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可都是“狠角色”,李斯后来成了秦国的丞相,韩非则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不过,这对师兄弟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复杂。
李斯是个实干派,脑子活络,做事果断。他看准了秦国的强大潜力,毅然决然地跑到秦国去发展。而韩非呢,虽然也是个聪明人,但性格比较内向,喜欢琢磨理论。他写的那些法家著作,条条框框一大堆,读起来让人头大。不过,正是因为这些理论,韩非后来也引起了秦王的注意。
从同门到对手
李斯到了秦国后,混得风生水起。他不仅帮秦王嬴政出谋划策,还一手策划了统一六国的战略。可以说,没有李斯,秦国的统一大业可能会推迟不少年。而韩非呢?他虽然也在法家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但因为性格原因,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有一天,秦王嬴政读到了他的著作《韩非子》,被深深吸引住了。
嬴政觉得韩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派人去请他来秦国做官。这下可好,李斯和韩非这对师兄弟终于在秦国碰面了。按理说,同门师兄弟重逢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儿吧?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李斯发现韩非的到来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毕竟韩非的理论水平比自己高得多嘛!于是乎,这对师兄弟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悲剧的结局
李斯心里清楚得很:如果让韩非得到重用的话,那自己这个丞相的位置可能就不保了!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地给韩非使绊子——比如说在嬴政面前说些不利于韩非的话啦、故意拖延给韩非要办的事情啦等等. 而韩非呢? 他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李斯在搞什么鬼. 但因为性格原因,他并没有直接跟李斯撕破脸皮,而是选择了默默忍受.
可是,这种忍让并没有换来好的结果. 最终,在李斯的挑拨离间下,嬴政对韩非产生了怀疑,并下令将他关进大牢. 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在狱中的时候,李斯还假惺惺地去看望过几次韩非——当然了,每次去都不是真心实意地关心对方过得好不好,而是变着法儿地试探对方有没有对自己不利的话要说出口! 可怜的韩非啊! 就这样被自己的同门师兄给坑惨了! 最后,在狱中服毒自尽......真是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