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的开国君主:从商朝后裔到小国之君
宋国的故事得从商朝说起。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大手一挥,把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封在了宋地,算是给商朝留了个面子。微子启就成了宋国的第一位君主,虽然地盘不大,但好歹是个国君,总比跟着纣王一起倒霉强。微子启这个人据说挺贤明的,治理宋国也算是有模有样,不过他最大的贡献可能是给后来的宋国君主们开了个好头——毕竟要是他治理得一塌糊涂,估计宋国早就没了。
微子启之后,宋国的君主们就开始了漫长的“世袭制”生涯。虽然地盘不大,但好歹是个诸侯国,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不过这些君主们大多没什么大作为,毕竟在那个年代,小国的命运往往是由大国决定的。宋国的君主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低调,别惹事生非。当然,偶尔也会有些奇葩的君主出现,比如那位喜欢养鹤的宋共公——这位仁兄对鹤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把鹤封为“大夫”级别的官职。这种行为在当时可是相当荒唐的,不过好在宋国地盘小、人口少,也没人太在意这些奇葩行为。
春秋时期的宋国:夹缝中求生存
到了春秋时期,宋国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这时候的诸侯国们已经开始互相争霸了,大国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宋国作为一个小国,夹在齐、楚、晋这些大国之间,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虽然偶尔也能在某些战役中露个脸、刷个存在感,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得看大国的脸色行事。
不过在这段时期里,宋国倒是出了几位比较有名的君主。比如那位“仁义之师”的倡导者——宋襄公。这位仁兄在位期间可是相当有理想主义精神的:他不仅想当霸主(虽然实力完全不够),还坚持要打“仁义之战”——比如在和楚军交战时,非要等楚军渡河后再开战(结果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这种“仁义”精神在当时可是相当罕见的(毕竟其他诸侯都在忙着争霸),所以后来人们提起他时也常常带着几分调侃和同情:这位仁兄真是太天真了!
除了宋襄公之外,还有一位比较有名的君主是宋文公——这位仁兄的上位过程可是相当戏剧化:他是通过政变干掉了自己的叔叔才当上国君的!不过这位仁兄上位后倒是挺有作为的: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让宋国变得强大一些(虽然最后也没能改变小国的命运)。不过他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认可——至少比那些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君主要强得多!
战国时期的宋国:最后的辉煌与灭亡
到了战国时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七雄争霸”时期)时呢?哎呀呀……这时候的宋国可真是有点惨了!虽然在这段时期里也出了几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比如那位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相邦);但是呢……随着各大强国之间的争霸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地理位置实在是不太好(夹在齐、魏、楚这些强国之间);所以啊……可怜的小小一个诸侯之邦;最后还是没能逃脱被灭掉的命运!
具体来说呢?就是在公元前286年左右吧;那时候齐湣王已经把周围一圈小国家都给吞并得差不多了;然后呢?他就盯上了这块肥肉——没错!就是咱们可怜兮兮的小小一个诸侯之邦啦!结果可想而知啊……没过多久就被齐湣王给灭掉了呗!从此以后啊;咱们就再也看不到什么“某某某是某某某的后代”这样有趣的故事啦!因为整个家族都被人家给连锅端啦!哈哈哈……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